[发明专利]三联组氨酸核苷结合蛋白巯基亚硝基化修饰的应用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910378342.X 申请日: 2019-05-08
公开(公告)号: CN110151797B 公开(公告)日: 2020-03-31
发明(设计)人: 季勇;张艳;曹思怡;笪强;严科;韩艺;谢利平 申请(专利权)人: 南京医科大学
主分类号: C12N15/11 分类号: C12N15/11
代理公司: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代理人: 唐循文
地址: 211166 江苏*** 国省代码: 江苏;3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三联 组氨酸 核苷 结合 蛋白 巯基 硝基 修饰 应用
【说明书】:

三联组氨酸核苷结合蛋白巯基亚硝基化修饰的应用,包括降低三联组氨酸结合蛋白1巯基亚硝基化修饰水平的腺病毒在制备治疗动脉粥样硬化药物中的应用。所述腺病毒为使三联组氨酸结合蛋白1第84位半胱氨酸位点突变的腺病毒。还包括,检测三联组氨酸结合蛋白1巯基亚硝基化修饰水平的产品在制备筛选动脉粥样硬化治疗药物试剂盒中的应用。本发明利用向心肌细胞内转染腺病毒,下调HINT1蛋白Cys84位点的巯基亚硝基化修饰水平,可有效抑制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动脉粥样硬化的分子生物学诊断领域,具体涉及三联组氨酸核苷结合蛋白(HINT1)巯基亚硝基化修饰的应用。

背景技术

心血管疾病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是世界范围内的主要死亡原因。动脉粥样硬化(AS)是发生于血管壁的慢性疾病,主要表现为内皮细胞功能损伤和内膜下脂质沉积,是冠心病和脑梗死的主要原因。因此,深入研究AS发病机制,发现新的干预靶点,是提高冠心病防治水平的关键。巨噬细胞,作为一类重要的免疫细胞,巨噬细胞可通过内吞脂质形成泡沫细胞,促进AS病变形成,还能通过介导炎症反应、巨噬细胞本身的极化、细胞凋亡及细胞迁移在AS病变中发挥重要的作用。蛋白质巯基亚硝基化修饰是一种新的蛋白质翻译后修饰,即NO基团与蛋白质半胱氨酸的自由巯基-SH相作用生成亚硝基-SNO(S-nitrosylation),并指出NO通过蛋白质巯基亚硝基化修饰进行氧化还原信号转导的调控。蛋白质的巯基亚硝基化修饰在巨噬细胞的各项功能调控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它参与调控了炎症因子的分泌,巨噬细胞内一些重要的酶类的活性以及巨噬细胞本身的吞噬活性等等。

三联组氨酸结合蛋白1(HINT1),是一类普遍存在于哺乳动物的组织中,在进化中高度保守的蛋白。HINT1是一种嘌呤核苷酸结合蛋白,以二聚体的形式存在,具有高度保守的HIT序列。X线晶体结构研究发现该蛋白具有三联组氨酸家族结构特征:His-X-His-X-His-X,其中X序列为疏水性的氨基酸残基。HINT1在小鼠多种组织中具有表达,包括肝脏,肾脏,脑,心脏,肺等组织中均有分布。除此之外,HINT1在小鼠的神经系统中广泛表达,主要集中在嗅觉系统,大脑皮质,海马及其部分的丘脑,中脑和延髓。HINT1蛋白在细胞中主要定位于细胞质和细胞核。有文献报道,作为一种重要的抑癌基因,HINT1参与调控细胞的增殖,凋亡,纤维化等重要进程。目前,已经有研究发现HINT1在糖尿病,肝脏纤维化,肝脏缺血/再灌注,神经精神疾病以及多种肿瘤中均发挥了重要的调节作用,但是其在心血管疾病中的作用及其机制目前尚未有任何相关的研究和报道。我们的前期研究结果发现:与对照组相比,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刺激的巨噬细胞中,HINT1蛋白的巯基亚硝基化修饰水平明显增加。而将84位点的半胱氨酸(Cys84)突变成丙氨酸后,HINT1的巯基亚硝基化水平明显降低。同时,在84位点的半胱氨酸发生突变以后,巨噬细胞吞噬脂质从而形成泡沫细胞的能力明显降低。

以上的实验结果充分证明,巨噬细胞中的HINT1蛋白的巯基亚硝基化水平在泡沫细胞的形成中发挥了重要的调控作用。通过腺病毒转染的方式,将HINT1的84位点的半胱氨酸突变成丙氨酸后,可以有效的抑制泡沫细胞的形成。因此,我们认为HINT1可以作为临床上治疗动脉粥样硬化的一个新的重要靶标,在AS的防治中具有潜在的临床应用价值。

发明内容

解决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三联组氨酸核苷结合蛋白巯基亚硝基化修饰的应用,通过改变HINT1蛋白Cys84的巯基亚硝基化修饰水平,抑制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

技术方案:降低三联组氨酸结合蛋白1巯基亚硝基化修饰水平的腺病毒在制备治疗动脉粥样硬化药物中的应用。

上述腺病毒为使三联组氨酸结合蛋白1第84位半胱氨酸位点突变的腺病毒。

检测三联组氨酸结合蛋白1巯基亚硝基化修饰水平的产品在制备筛选动脉粥样硬化治疗药物试剂盒中的应用。

有益效果:利用向心肌细胞内转染腺病毒,下调HINT1蛋白Cys84位点的巯基亚硝基化修饰水平,可有效抑制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医科大学,未经南京医科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7834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