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液晶光阀的防窥显示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10378482.7 | 申请日: | 2019-05-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68944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4 |
发明(设计)人: | 孙刚;周盼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晶鲸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F1/13 | 分类号: | G02F1/13;G02F1/1343;G09F9/00 |
代理公司: | 南京德铭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62 | 代理人: | 娄嘉宁 |
地址: | 314113 浙江省嘉***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液晶 显示 系统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液晶光阀的防窥显示系统,所述防窥显示系统包括显示屏、防窥装置、液晶光阀控制装置。本发明通过在液晶光阀两侧设置两对不同形态的电极,显示隐私态和共享态的快速切换,本发明所提及的基于液晶光阀的防窥显示系统在共享态时的可视角度和亮度与未安装防窥装置时的可视角度和亮度几乎相同,在隐私态的下又能够得到很窄的可视角度;另外,本发明还能够根据实际需求动态调整隐私态的屏蔽区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液晶光阀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基于液晶光阀的防窥显示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的防窥技术主要分为可动态切换防窥技术和不可动态防窥技术两种。
不可动态切换防窥技术有3M防窥膜,该技术只能固定在隐私态下使用,如果要切换为共享态,需要手工移除3M防窥膜,不方便,另外,该技术的显示屏在隐私态下会损失40%左右的显示屏亮度。
动态切换防窥技术有以下几种:
1)在普通背光模组中搭载3M防窥膜,在3M防窥膜和显示屏之间搭载PDLC、近晶相调光膜等,利用调光膜在全透明态和散射态之间切换来进行隐私态和共享态之间的切换。该方案存在的问题是3M防窥膜价格偏高,而且PDLC在全透明态下的视角差,会影响隐私态的效果;近晶相调光膜的驱动电压高且低温下的响应速度过慢。
2)在准直背光模组中搭载PDLC、近晶相调光膜等,该方案存在的问题是准直背光的成本高且良率低。
3)在TFT阵列中进行电极设计,该方案存在的问题是工艺复杂,良品率低,成本高。
4)在背光LED灯带和导光板上进行设计,该方案存在的问题是光学设计复杂,目前还存在于理论节点,至今没有相关产品面世。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液晶光阀的防窥显示系统,通过在液晶光阀两侧设置两对不同形态的电极,显示隐私态和共享态的快速切换,本发明所提及的基于液晶光阀的防窥显示系统在共享态时的可视角度和亮度与未安装防窥装置时的可视角度和亮度几乎相同,在隐私态的下又能够得到很窄的可视角度;另外,本发明还能够根据实际需求动态调整隐私态的屏蔽区域。
为达成上述目的,结合图1、图2,本发明提出一种基于液晶光阀的防窥显示系统,所述防窥显示系统包括显示屏、防窥装置、液晶光阀控制装置。
所述防窥装置安装、并且完全覆盖在显示屏正前方,其与显示屏之间设置有中间层。
所述防窥装置包括:
相对设置的第一基底板和第二基底板,第一基底板和第二基底板之间具有间隙。
朝向第二基底板、依次沉积在第一基底板上的第一导电电极层、第一绝缘层、第三导电电极层;
朝向第一基底板、依次沉积在第二基底板上的第二导电电极层、第二绝缘层、第四导电电极层。
夹在第一基底板和第二基底板之间的间隙内的PSCT液晶层。
所述第一导电电极层和第二导电电极层均为整面导电电极层。
所述第一基底板、第二基底板、第一导电电极层、第一绝缘层、第三导电电极层、第二导电电极层、第二绝缘层、第四导电电极层均采用透明材质制成。
所述第三导电电极层和第四导电电极层上蚀刻有栅状电极,所述第三导电电极层和第四导电电极层的栅状电极具有以下特性:
沿显示屏的显示方向,第三导电电极层的导电区的宽度逐渐增加,第四导电电极层的导电区的宽度逐渐减小,第三导电电极层和第四导电电极层沿竖直方向投影,生成的投影的导电区沿显示屏的中轴线对称分布,以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晶鲸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浙江晶鲸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7848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缓存篮落尘解决装置
- 下一篇:一种反射式复合液晶偏振光栅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