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含磷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及其制备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910378696.4 | 申请日: | 2019-05-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1668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12 |
发明(设计)人: | 孙赛;高焕新;刘志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H01M4/36 | 分类号: | H01M4/36;H01M4/38;H01M4/62;H01M10/052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72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锂离子电池 负极 材料 及其 制备 工艺 | ||
1.一种含磷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其特征在于,包括磷元素、活性组分和纳米碳纤维;
所述负极材料中具有核壳结构,所述核中包括活性组分,所述壳中包括磷元素;所述核壳结构负载于所述纳米碳纤维的外部或/和内部;所述负极材料中的磷元素通过化学键与活性组分连接;所述负极材料中的磷元素通过化学键与纳米碳纤维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极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负极材料中包括P(O)-O-R结构片段,R包括碳、硅、磷、锗、锡、钒、钛元素中的任一种元素。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极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负极材料中的活性组分包括硅、锗、锡、钒、和钛元素中任意一种或多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极材料,其特征在于,以负极材料质量份数计,所述负极材料中磷元素的质量份数为0.1~12份,活性组分的质量份数为5~90份。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极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负极材料中的碳纳米纤维的直径为50nm~1µ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极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负极材料的比表面积为1m2/g~1000m2/g。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负极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负极材料的比表面积为25m2/g~300m2/g。
8.一种权利要求1-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含磷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将磷源与活性组分接触超声处理,形成磷包覆的活性组分;
2)将含有机碳源、磷包覆的活性组分的纺丝液进行静电纺丝,热处理。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工艺中的有机碳源包括醋酸纤维素、壳聚糖、聚丙烯酸、聚乙烯吡咯烷酮、羟丙基纤维素、聚酯型聚氨酯、均聚型聚丙烯腈、共聚型聚丙烯腈、聚醋酸乙烯酯、聚酰亚胺、聚酰胺、改性沥青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工艺中的磷源包括含磷酸基团的类化合物;所述负极材料中的活性组分包括硅、锗、锡、钒、和钛元素中任意一种或多种。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工艺中的磷源包括植酸、磷酸、偏磷酸、多聚磷酸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
12.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工艺中磷源与活性组分的质量比为1:0.9~1:36。
13.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工艺中静电纺丝的工艺参数为正向电压5KV~30KV,和/或负向电压-0.2KV~-10KV,和/或纺丝口与接收器之间距离为5cm~30cm,和/或纺丝液推注速度为0.02mm/min-0.8mm/min。
14.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工艺中热处理包括在200~1200℃下焙烧的步骤。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工艺中热处理包括在200℃~450℃下的热处理步骤和在500℃~1200℃下的热处理步骤。
16.一种锂离子电池,其包括:
以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磷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为负极;
含有锂元素的正极材料、隔膜和电解质。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锂离子电池包括液态锂离子电池、半固态锂离子电池或全固态锂离子电池中的任意一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78696.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