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气味远程传输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379322.4 | 申请日: | 2019-05-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5207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15 |
发明(设计)人: | 王靖涛;任瑞泽;赵雨萌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33/48 | 分类号: | G01N33/48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北洋有限责任专利代理事务所 12201 | 代理人: | 琪琛 |
地址: | 300350 天津市津南区海***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气味 远程 传输 方法 | ||
1.一种气味远程传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嗅觉受体芯片,气体基元分子,气味传真机完成气味传输;通过模拟气体在鼻子的输送过程,设计气体采集算法,嗅觉受体芯片采集的信息经 A/D 操作,远距离传输以及 D/A 操作最终使气味传真机释放气体基元分子,利用有限种气体基元分子代替无数种气味以达到气味传输的目的;
所述嗅觉受体芯片实质为一种蛋白芯片,其上装有由基因工程、蛋白质工程获得的人体所有种类的嗅觉受体蛋白;在固定区域内同种嗅觉受体蛋白的数量为 10000,嗅觉受体芯片的上部装有可发射密集平行可见光的面光源,该种光能够被已吸附气体分子的嗅觉受体蛋白吸收;嗅觉受体芯片的下部装有可将光信号转化为电信号的感光装置;先进行基准采集,即在不通气的情况下测定吸收情况以数字的形式作为基准;当嗅觉受体芯片吸附缓慢通过的气体分子时能够引起感光装置在不同区域内与基准的变化情况,进而确定能够吸附该种气体的嗅觉受体蛋白的种类及数量;
所述嗅觉受体芯片,制备步骤如下:
(1)嗅觉受体芯片主体的制备:首先通过逆转录、反转录确定出调控嗅觉受体的基因,通过基因克隆,显微注射技术将该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内,并调控使该组基因在受体细胞内特异性表达,使得在细胞内仅能表达出一种嗅觉受体蛋白;嗅觉受体蛋白种类仅不到四百种,通过细胞培养,蛋白质工程并分离纯化出各类嗅觉受体蛋白作为嗅觉受体芯片的附着物;将嗅觉受体蛋白附着于载玻片上作为嗅觉受体芯片的主体;
(2)嗅觉受体芯片的制造:嗅觉受体芯片主体下部装有利用光电管,CCD 或CMDS 将光信号转化为电信号,再将电信号通过 A/D 转化为数字信号并储存和传输的感光装置;上部装有可发射密集可见光的面光源;
嗅觉受体芯片使用方法为:将未通入任何气体时,嗅觉受体芯片的感光材料的数据作为参比,缓慢向受体芯片表面通入气体,并持续短暂时间,气体与嗅觉受体中的一种或多种特异性结合,在嗅觉受体芯片主体上部可见光面光源照射下,实时感知每一个芯片网格中光信号的变化,该变化仅存在吸附与不吸附两种状态而不存在中间状态;感光元件实时记录每一种受体感光材料变化的叠加,直到通气停止;最终感光元件的记录数值为受体蛋白种类代号以及其感光数据对时间的积分;
所述气体基元分子有且仅有一个能与嗅觉受体蛋白结合的特征结构,且不同的气体基元分子能且仅能与一个嗅觉受体蛋白在特定的位点结合,并且其形态结构稳定,无毒无害,不会使嗅觉受体蛋白失活;所述气体基元分子的制备方法如下:选择一定数量的稳定、无毒无害的气体分子,使得气体分子的集合能够与所有种类的嗅觉受体蛋白结合;使用能与不同位点结合的特异性掩蔽剂对气体分子的多个结合位点进行掩蔽,最终使之仅保留一个结合位点,从而作为气体基元分子。
2.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气味远程传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 A/D 操作是指将权利要求 1 中所述感知的电信号的变化处理为数字化信息,实现其存储、编程并远距离传输。
3.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气味远程传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味传真机由数字化信息接收装置、数字化信息D/A 解码装置、气体基元分子释放装置以及盛放有不同气体基元分子的样品槽构成;数字化信息接收装置接受经权利要求 1 所述的 A/D 操作处理后的数字化信息;数字化信息解码装置通过 D/A 操作读取数字化信息并转化为电信号;气体基元分子释放装置根据电信号改变样品槽上方推动阀侧气压进而释放对应样品槽中的气体基元分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大学,未经天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79322.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采用树脂吸附低沸点有机物的方法
- 下一篇:VOC有机废气处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