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绕线装置、绕线的设计方法以及罐的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379356.3 | 申请日: | 2019-05-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0466140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4 |
发明(设计)人: | 小林朋能;日高优次 | 申请(专利权)人: |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29C53/58 | 分类号: | B29C53/58;B29C53/80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刘晓岑;王培超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线装 设计 方法 以及 制造 | ||
1.一种绕线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绕线装置具备:
N个引导部件,这些引导部件构成为:以长条的内衬的长边方向的中心轴为中心配置在所述内衬的周围,并且分别供给1束纤维束,其中,N是2以上的整数;以及
驱动部,所述驱动部构成为:反复进行W次使所述N个引导部件与所述内衬的所述中心轴平行地从卷绕开始的位置起往复移动一次的卷绕,由此将从所述N个引导部件供给的N束所述纤维束分别以相同的卷绕角度螺旋状地卷绕于所述内衬从而形成加强层,其中,W是2以上的整数,
其中,
所述卷绕的次数W是根据式(1)~式(3)计算出的n的数值组与m的数值组以非特定顺序一致时的卷绕的次数,
(1)n=L{x},函数L{x}是取出x的小数部分的函数,
(2)x=θgM/(360/W),
(3)m=(M-1)/N,
n是表示以所述W次将N束所述纤维束卷绕于所述内衬时的所述纤维束的各第1位置的值,
m是表示以在所述内衬均等地配置N束所述纤维束的方式设定的各第2位置的值,
θgM是将所述N个引导部件中的一个引导部件的位置作为原点,所述N个引导部件中的其他引导部件相对于所述原点绕所述中心轴所成的相对角度,其中,所述原点为0°,且0°≤θgM<360°,
M是分别分配给所述N个引导部件的编号,其中,M是1以上且N以下的整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绕线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内衬具有圆筒部和封堵所述圆筒部的长边方向的两端的2个端部,
在将1束所述纤维束覆盖所述圆筒部的面积占所述圆筒部的表面积的比例称为1束所述纤维束的覆盖率时,N束所述纤维束各自的所述覆盖率之和被设定在100%以上且110%以下的范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绕线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内衬具有圆筒部和封堵所述圆筒部的长边方向的两端的2个端部,
在将1束所述纤维束覆盖所述圆筒部的面积占所述圆筒部的表面积的比例称为1束所述纤维束的覆盖率时,N束所述纤维束各自的所述覆盖率之和被设定在75%以上且小于100%的范围。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绕线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引导部件的数量N是2以上且9以下的整数中的任一个整数。
5.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绕线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引导部件的数量N是2以上且4以下的整数中的任一个整数。
6.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绕线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驱动部构成为使所述N个引导部件同步移动。
7.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绕线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N个引导部件各自的所述相对角度θgM满足0°≤θgM<18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未经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79356.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冰箱注塑件生产用冲压模具
- 下一篇:球囊成型方法及球囊自动成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