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Gd:CuS矿化流感病毒的可视化引导肿瘤联合免疫治疗纳米制剂的合成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379498.X | 申请日: | 2019-05-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79837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30 |
发明(设计)人: | 郑斌;明东;王树超;徐亚楠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K35/768 | 分类号: | A61K35/768;A61K41/00;A61P35/00;A61K49/00;A61K49/06;A61K49/22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北洋有限责任专利代理事务所 12201 | 代理人: | 程小艳 |
地址: | 300072***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肿瘤 流感病毒 纳米制剂 合成 矿化 联合免疫治疗 纳米颗粒 可视化 制备 光热转换效率 机体免疫功能 流感病毒结构 加权磁共振 近红外激光 生物相容性 双模式成像 光热治疗 联合治疗 一锅法 杀伤 光声 照射 激活 成功 | ||
Gd:CuS矿化流感病毒的可视化引导肿瘤联合免疫治疗纳米制剂的合成方法。本发明公开一种通过Gd:CuS矿化流感病毒(Flu@Gd:CuS)的策略仿生模拟成功合成肿瘤联合治疗纳米制剂的方法,主要步骤包括:1)CuCl2·2H2O水溶液的制备;2)GdCl3·6H2O水溶液的制备;3)一锅法合成Flu@Gd:CuS纳米颗粒。流感病毒结构复杂,可全身性激活机体免疫功能,给肿瘤造成全方位的杀伤和清除。Flu@Gd:CuS纳米颗粒具有显著的T1加权磁共振/光声双模式成像能力,近红外激光照射下光热转换效率较高,可以高效的引导后续的肿瘤光热治疗,而且具有优异的生物相容性,无副作用产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通过Gd:CuS矿化流感病毒(Flu@Gd:CuS)的策略仿生模拟成功合成可视化引导的
背景技术
目前,肿瘤是世界上对人类威胁最大的疾病之一。免疫治疗通过激活人体免疫系统,依靠自身免疫机能杀灭癌细胞和肿瘤组织,从而达到治疗癌症的作用。因此,免疫治疗是治疗肿瘤最有效的方法之一。鉴于流感病毒结构复杂,含有包膜、血凝素、神经氨酸酶、基质蛋白、核蛋白和ss-RNA等成分,所以其作为异物在体内可以激发全身免疫系统产生细胞因子风暴(如干扰素、肿瘤坏死因子和各种白细胞介素等),并使在抗肿瘤治疗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的树突状细胞(DC细胞,提呈肿瘤抗原),巨噬细胞(细胞,吞噬肿瘤细胞)和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杀伤肿瘤细胞)等被大量激活,随后大幅提高T细胞的增值效率。这种基于流感病毒的复合纳米制剂可全身性激活机体免疫功能,给肿瘤造成全方位的杀伤和清除,相对于传统肿瘤治疗方法,该策略使肿瘤治疗更加高效。
光热治疗(photothermal therapy,PTT)是一种新型肿瘤治疗方法,在外部近红外光的照射下,肿瘤部位的光热剂吸收近红外光并将其转化为热,使肿瘤部位温度迅速升高到48℃以上,几分钟内可杀死癌细胞。光热治疗过程产生的副作用较小,全身系统毒性低,不会对正常组织造成损伤,具有很大的临床应用潜力。如果将光热治疗与肿瘤免疫治疗相结合,将极大地增强肿瘤治疗的效果,使肿瘤治疗更加彻底。
鉴于单模式成像技术存在的不足,近年来兴起了多模态成像技术,可以将集中方式结合起来,实现功能互补,从而对肿瘤全方位精准诊断。而且目前关于多模式成像的纳米颗粒也在不断的被发现、制备和应用。
蛋白仿生合成作为近几年兴起的一种制备纳米颗粒的有效策略,该方法有以下几大优点:1)反应条件温和,全程无有机溶剂参与,可以称为绿色合成2)产物性质可以精准调控。3)生物相性好。4)原料来源广泛,成本相对较低,重复性好。解决了传统合成方法过程过于繁琐,环境要求苛刻,而且具有一定的污染性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涉及一种通过Gd:CuS矿化流感病毒(Flu@Gd:CuS)的策略仿生模拟成功合成肿瘤联合治疗纳米制剂的方法。
本发明的Gd:CuS矿化流感病毒(Flu@Gd:CuS)的肿瘤联合治疗纳米制剂的合成方法,步骤如下:
1)准确称取8.5mg的二水合氯化铜(CuCl2·2H2O)粉末,加入5mL超纯水后超声溶解,得到浓度为0.01M的CuCl2·2H2O水溶液。
2)准确称取9.3mg的氯化钆六水合物粉末(GdCl3·6H2O),加入1mL超纯水后超声溶解,得到浓度为0.025M的GdCl3·6H2O水溶液。
3)利用一锅法合成Flu@Gd:CuS纳米颗粒的方法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大学,未经天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7949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