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全氟异丁腈混合气体的环保效应评估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380058.6 | 申请日: | 2019-05-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95529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06 |
发明(设计)人: | 颜湘莲;郑宇;高克利;徐晓东;王浩;李志兵;何洁;刘北阳;丁德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武汉大学;国网陕西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1N27/92 | 分类号: | G01N27/92 |
代理公司: | 北京工信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66 | 代理人: | 姜丽辉 |
地址: | 100192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混合气体 放电电压 环保效应 异丁腈 全氟 体积混合 评估 标准混合气体 标准曲线 待测气体 放电试验 记录标准 灭弧介质 拟合方程 配置的 工频 绝缘 预设 全球 替代 配置 环保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全氟异丁腈混合气体的环保效应评估方法,该评估方法包括:配置若不同体积混合比的标准混合气体;依次对各种标准混合气体进行工频放电试验,记录标准放电电压,并建立标准体积混合比与其对应的标准放电电压之间的标准曲线及其拟合方程;获取待测混合气体的实际放电电压,并根据待测混合气体的实际放电电压,确定待测混合气体中的体积混合比;确定待测混合气体的全球变暖系数,并评估待测混合气体的环保效应。本发明根据待测全氟异丁腈混合气体的全球变暖系数与预设阈值进行比较,评估待测气体的环保效应,以确保配置的全氟异丁腈混合气体具有较低的GWP特性,从而满足当前对绝缘和灭弧介质的环保替代要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产品检测分析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全氟异丁腈混合气体的环保效应评估方法。
背景技术
六氟化硫(SF6)气体作为良好的绝缘和灭弧介质,广泛用于高电压设备中,然而六氟化硫的全球变暖系数(Global Warming Potential,GWP)是CO2的23900倍,因此,电力行业亟需采用六氟化硫的替代品。全氟异丁腈(C4F7N)与CO2组成的混合绝缘气体,作为电气设备用新型六氟化硫替代气体,已被用于145kV气体绝缘开关设备(GIS)和420kV气体绝缘输电线路(GIL)等电气设备。全氟异丁腈的GWP仅为SF6的10%,液化温度为-4.7℃,与CO2、N2等缓冲气体混合,综合性能可满足设备使用要求,且GWP降至六氟化硫的2%。可见,全氟异丁腈混合气体在电力行业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但是目前还未公开全氟异丁腈混合气体的GWP值的检测方法的报道,难以评估其环保效应。
发明内容
鉴于此,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全氟异丁腈混合气体的全球变暖系数的检测方法,旨在解决现有全氟异丁腈混合气体的环保效应无法评估的问题。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全氟异丁腈混合气体的环保效应评估方法,该评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配置若干种不同体积混合比的标准混合气体;依次对各种标准混合气体进行工频放电试验,记录各种标准混合气体的标准放电电压,并建立标准混合气体的标准体积混合比与其对应的标准放电电压之间的标准曲线及其拟合方程;对待测混合气体进行工频放电试验,获取所述待测混合气体的实际放电电压,并根据所述待测混合气体的实际放电电压、所述标准曲线和拟合方程,确定待测混合气体中的体积混合比;根据所述待测混合气体中的体积混合比,确定所述待测混合气体的全球变暖系数,并评估所述待测混合气体的环保效应。
进一步地,上述全氟异丁腈混合气体的环保效应评估方法,所述标准混合气体利用分压法进行配置,其具体包括:对放电试验腔体进行抽真空直至其真空度降低为第一预设气压;向抽真空后的放电试验腔体内充入全氟异丁腈直至所述放电试验腔体内的气体压力为第二预设气压;向充入全氟异丁腈的放电试验腔体内充入缓冲气体直至所述放电试验腔体内的气体压力为所述标准混合气体的总气压。
进一步地,上述全氟异丁腈混合气体的环保效应评估方法,所述第二预设气压P1利用如下公式进行计算:
P1=P0×k,
其中,P0为所述标准混合气体的总气压;k为所述标准混合气体中全氟异丁腈的体积与所述标准混合气体的总体积之间的比例。
进一步地,上述全氟异丁腈混合气体的环保效应评估方法,所述第一预设气压Pc利用如下公式进行计算:
Pc=σ%×P0,
其中,P0为所述标准混合气体的总气压;σ为放电试验腔体中气体真空度的控制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武汉大学;国网陕西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未经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武汉大学;国网陕西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8005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正交旋转电涡流检测系统
- 下一篇:对通过增材制造生产的物体的振荡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