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光缆生产用三芯着色模具在审
申请号: | 201910380521.7 | 申请日: | 2019-05-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53234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26 |
发明(设计)人: | 李晓荣;刘诗培;马科;刘少永;梁舒强;肖强;于新强;张玉申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亨通光通信有限公司;湖州宇易电气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8/17 | 分类号: | B29C48/17;B29C48/30;B29L1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100 四川省成***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油墨压力 光纤涂覆 模具 压紧螺母 三芯 固化 光缆生产 着色 集成一体化 多根光纤 节能降耗 两侧设置 设备成本 套塑 保证 生产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光缆生产用三芯着色模具,包括第一油墨压力管、模具压紧螺母、第一光纤涂覆孔,所述第一油墨压力管设置在主体上,所述第一油墨压力管一侧设置有第二油墨压力管,所述第二油墨压力管远离所述第一油墨压力管一侧设置有第三油墨压力管,所述主体前后两侧设置有所述模具压紧螺母,所述模具压紧螺母上设置有所述第一光纤涂覆孔,所述第一光纤涂覆孔一侧设置有第二光纤涂覆孔,所述第二光纤涂覆孔一侧设置有第三光纤涂覆孔。本发明为着色套塑集成一体化生产打下基础,保证了三芯一炉或六芯一炉的实现,大幅度降低了设备成本;充分利用固化资源,同等固化功率下,满足多根光纤同时固化,节能降耗。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缆生产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光缆生产用三芯着色模具。
背景技术
在光缆制造过程中,光缆从光纤到成品需要四道工序,即着色工序、套塑工序、成缆工序以及护套工序。其中着色是根据行业标准(12种标准色谱)标注明显的颜色区分标识,目前采用一色一模具的单芯涂覆方式进行着色工序生产。其单芯着色涂覆方式,有以下几点缺陷:1、目前LED固化技术已经成熟,光源是以光斑形式照射,单芯着色浪费固化资源;2、仅能满足一芯一炉的固化模式,若多芯在线同时生产时,就需要同等数量的固化炉以及气压控制系统,设备成本过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光缆生产用三芯着色模具。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
一种光缆生产用三芯着色模具,包括第一油墨压力管、模具压紧螺母、第一光纤涂覆孔,所述第一油墨压力管设置在主体上,所述第一油墨压力管一侧设置有第二油墨压力管,所述第二油墨压力管远离所述第一油墨压力管一侧设置有第三油墨压力管,所述主体前后两侧设置有所述模具压紧螺母,所述模具压紧螺母上设置有所述第一光纤涂覆孔,所述第一光纤涂覆孔一侧设置有第二光纤涂覆孔,所述第二光纤涂覆孔一侧设置有第三光纤涂覆孔,所述模具压紧螺母与所述主体之间设置有模具压紧槽,所述主体内设置有油墨压力腔,所述油墨压力腔前后两侧设置有分色压紧槽。
进一步设置:所述第一油墨压力管与所述第一光纤涂覆孔连通,所述第二油墨压力管与所述第二光纤涂覆孔连通,所述第三油墨压力管与所述第三光纤涂覆孔连通。
如此设置,当光纤套通过所述第一光纤涂覆孔、所述第二光纤涂覆孔、所述第三光纤涂覆孔时,满足对光纤套分别进行独立着色,互不影响。
进一步设置:所述第一光纤涂覆孔、所述第二光纤涂覆孔、所述第三光纤涂覆孔成等腰三角形。
如此设置,方便根据固化炉位置进行排列并由所述分色压紧槽精确定位。
进一步设置:所述模具压紧槽内装有密封橡胶圈,所述模具压紧螺母与所述主体螺纹连接。
如此设置,确保所述油墨压力腔内压力恒定。
进一步设置:所述分色压紧槽内装有密封橡胶圈,所述第一油墨压力管、所述第二油墨压力管、所述第三油墨压力管分别与所述主体螺纹连接。
如此设置,避免油墨之间的串色。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发明为着色套塑集成一体化生产打下基础,保证了三芯一炉或六芯一炉的实现,大幅度降低了设备成本;充分利用固化资源,同等固化功率下,满足多根光纤同时固化,节能降耗。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所述一种光缆生产用三芯着色模具的轴测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亨通光通信有限公司;湖州宇易电气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未经成都亨通光通信有限公司;湖州宇易电气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8052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