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温变手表表面及其成型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380968.4 | 申请日: | 2019-05-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9991833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18 |
发明(设计)人: | 王亚云;胡建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得利钟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4B39/00 | 分类号: | G04B39/00;G04B45/00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启信展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579 | 代理人: | 冯蓉 |
地址: | 52300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手表 表面 及其 成型 方法 | ||
1.一种温变手表表面的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温变手表表面包括第一防爆玻璃(10)、温致变色层(20)、第二防爆玻璃(30)、人造金钢石面层(40)和锁边金属环(50);由第一防爆玻璃(10)、温致变色层(20)、第二防爆玻璃(30)、人造金钢石面层(40)组成表面复合结构,所述第一防爆玻璃(10)位于底层,于该第一防爆玻璃(10)表面依次至少有随不同环境温度而改变颜色的第一温致变色层(21)、第二温致变色层(22)、第三温致变色层(23)、第四温致变色层(24),该第四温致变色层(24)的表面为第二防爆玻璃(30),于第二防爆玻璃(30)表面镀上一层碳化硅薄层(41),利用化学蒸气沉积法,在碳化硅薄层上沉积多晶金钢石并经研磨抛光形成人造金钢石面层(40);于该表面复合结构的外环上蒸镀有钛金属层(51),在钛金属层(51)的表面电镀逐层加厚以形成锁边金属环(50);
成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制作第一防爆玻璃(10)和第二防爆玻璃(30);
S2,采用四种感温材料在第一防爆玻璃(10)上依次涂刷形成第一温致变色层(21)、第二温致变色层(22)、第三温致变色层(23)、第四温致变色层(24);
S3,在第二防爆玻璃(30)表面镀上一层碳化硅薄层(41),利用化学蒸气沉积法,在碳化硅薄层上沉积多晶金钢石并经研磨抛光形成人造金钢石面层(40);
S4,将含有造金钢石面层的第二防爆玻璃(30)复合在第四温致变色层(24)上,使得各温致变色层(20)被夹芯于第一防爆玻璃(10)和第二防爆玻璃(30)之间,以形成表面复合结构;
S5,在S4的表面复合结构不需要镀金属的位置贴覆薄膜,薄膜以外的裸露表面蒸镀上一层钛金属层(51),然后在钛金属层(51)的表面电镀逐层加厚以形成锁边金属环(50);其中步骤S2和S3的先后顺序可以互换;
上述各温致变色采用不同感应温度的涂料,其中
第一温致变色层(21)的温变涂料感应温度依次为-20~5℃,该第一温致变色层(21)被喷涂成发牙种子图案;
第二温致变色层(22)的温变涂料感应温度依次为5~15℃,第二温致变色层(22)被喷涂成叶子图案;
第三温致变色层(23)的温变涂料感应温度依次为15~30℃,第三温致变色层(23)被喷涂成花朵图案;
第四温致变色层(24)的温变涂料感应温度依次为30~45℃,第四温致变色层(24)被喷涂成果子图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温变手表表面的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人造金钢石面层(40)为平面或者凸透镜效果的凸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温变手表表面的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锁边金属环(50)有一体式的侧包边(52)、上包边(53)和下包边(54),该上包边(53)结合于人造金钢石面层的上表面边沿位置,该下包边(54)结合于第一防爆玻璃(10)的下表面边沿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温变手表表面的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防爆玻璃(10)和第二防爆玻璃(30)均是钢化玻璃,厚度在0.8-1mm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温变手表表面的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温致变色层(21)被喷涂成发牙种子图案,第二温致变色层(22)被喷涂成叶子图案,第三温致变色层(23)被喷涂成花朵图案,第四温致变色层(24)被喷涂成果子图案。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温变手表表面的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变手表表面的整体高度在4-5mm之间,该温变手表表面呈圆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得利钟表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得利钟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80968.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