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从氨浸氧化铅渣中原位自还原高效提铅的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910382274.4 申请日: 2019-05-08
公开(公告)号: CN110016570B 公开(公告)日: 2020-02-04
发明(设计)人: 郭敏;张梅;唐书杰;苗希望 申请(专利权)人: 北京科技大学
主分类号: C22B7/04 分类号: C22B7/04;C22B13/00
代理公司: 11237 北京市广友专利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 代理人: 张仲波
地址: 100083*** 国省代码: 北京;1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氨浸 氧化铅渣 乙酸铵溶液 二氧化铅 硫化矿物 还原剂 铅锌矿 自还原 浸出 硫氧 含铅固体废弃物 高效选择性 高效处理 环境效益 回收利用 硫酸溶液 湿法冶金 实验成本 水浴条件 提取效率 浸出液 潜在的 转化剂 还原 转化
【说明书】:

一种从氨浸氧化铅渣中原位自还原高效提铅的方法,属于湿法冶金领域。以硫氧混合铅锌矿为原料,经过氨浸氧化浸出完成锌的提取后得到氨浸氧化铅渣,还原剂是氨浸氧化铅渣中包含的硫化矿物,转化剂为乙酸铵溶液。在水浴条件下,将氨浸氧化铅渣粉末与硫酸溶液、乙酸铵溶液分步进行混合搅拌完成二氧化铅的还原(PbO2‑PbSO4)、转化浸出(PbSO4‑Pb(Ac)42‑),达到高效选择性提取铅的目的。本发明针对氨浸氧化铅渣,采用其本身存在的硫化矿物作为还原剂,不仅降低了实验成本,而且为其它含二氧化铅的含铅固体废弃物的回收利用提供了借鉴意义;铅的最终提取效率在99%以上,浸出液纯净,在高效处理有毒的氨浸氧化铅渣的同时,实现了对硫氧混合铅锌矿的综合利用,具有潜在的经济、环境效益。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湿法冶金领域,特别涉及采用湿法冶金的方法从氨浸氧化铅渣(成分复杂且含铅量低的含二氧化铅固体废弃物)进行铅的高效选择性提取。

背景技术

在目前有色金属的生产中,铅仅次于铝、铜、锌,占第四位,在现代工业中应用的主要领域是铅酸蓄电池制造业,主要应用于汽车、飞机、电动车等方面。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铅酸蓄电池制造业对铅的需求量在不断增加。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铅生产国和消费国,铅的需求量从2007年的257.3万吨增至2016年的463.9万吨。与之相比,我国铅精矿的自给率严重不足,多依赖进口,仅2016年我国铅精矿进口量高达140.9万吨,占当年国内铅精矿产量的58.7%(顾亚,王建平,王修,车东,吴起鑫,资源与产业.20(2018),39-46.)。由于铅精矿资源的不足,针对低品位铅矿中铅的提取是未来研究的重点。

在作为世界超大型铅锌矿床之一的兰坪金顶铅锌矿中,探明铅+锌金属储量1547.61万吨,其中铅263.54万吨,占中国铅储量的7.48%。硫氧混合铅锌矿约占9.3%,然而这部分矿石由于品位低且难以选矿分离,尚未得到有效利用。目前针对硫氧混合铅锌矿的研究均只研究了锌的提取,铅留在了尾渣中(S.Moradi,A.J.Monhemius,Miner.Eng..24(2011),1062-1076.)。本研究梯队针对硫氧混合铅锌矿中的锌资源,采用过硫酸铵、硫酸铵、氨水混合溶液作为浸出介质,通过氨浸氧化浸出成功将混合矿中90%以上的锌提取了出来(N.Jia,H Wang,M.Zhang,M.Guo,Miner.Process.Extr.Metall.Rev..37(2016),418-426.)。锌的提取将产生大量尾渣(1吨混合矿产生约0.8吨尾渣),残余的氨浸氧化铅渣中铅的存在形式为二氧化铅,若不进行利用必然会对环境造成严重的破坏。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科技大学,未经北京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8227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