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槟榔花红茶菌饮料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382502.8 | 申请日: | 2019-05-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89588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06 |
发明(设计)人: | 何际婵;董志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23F3/10 | 分类号: | A23F3/10;A23F3/14 |
代理公司: | 海口翔翔专利事务有限公司 46001 | 代理人: | 张耀婷 |
地址: | 570000 *** | 国省代码: | 海南;4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槟榔花 红茶菌饮料 制备 蒸馏水 助消化 保健饮品 新陈代谢 红茶菌 红茶叶 牛大力 肠胃 橄榄 休闲 | ||
1.一种槟榔花红茶菌饮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选用无病虫害、无腐烂变质的新鲜橄榄,放入发酵罐内进行厌氧发酵60~90天后用压榨机压榨,得到橄榄发酵汁和橄榄发酵渣;
(2)将橄榄发酵渣上蒸笼蒸15~30min,冷却后放入干燥箱进行烘干,粉碎,过100~200目筛,得到橄榄渣粉;
(3)将槟榔花于60~80℃干燥后进行超微粉碎,得到槟榔花粉末;
(4)将牛大力于60~80℃干燥后进行超微粉碎,得到牛大力粉末;
(5)取槟榔花粉末和牛大力粉末按重量比3~5:1配比均匀混合,加入总粉末重量6~12倍的水、总粉末重量0.1%~1%的橄榄渣粉、总粉末重量0.1%~1%的茶叶、总粉末重量0.1%~1%的果胶酶和总粉末重量1~3倍的糖,于60~80℃温度加热5min~20min,过滤,得提取液;
(6)将橄榄发酵汁、茶叶、糖和红茶菌种制成红茶菌菌液;
(7)将红茶菌菌液接种至提取液中,在25~30℃温度下发酵,待液面长出0.5~2cm厚度的菌膜时,得到槟榔花红茶菌饮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槟榔花红茶菌饮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红茶菌菌液由以下方法制备而得:将橄榄发酵汁、茶叶、糖和水混合后于60~80℃加热5min~20min,然后冷却至室温,加入红茶菌种,在25~30℃温度下发酵,待液面长出0.5~2cm厚度的菌膜时,得到红茶菌菌液。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槟榔花红茶菌饮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橄榄发酵汁、茶叶、糖、水、红茶菌种的重量分数分别为:2~5份、5~10份、5~15份、70~80份、2~5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槟榔花红茶菌饮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提取液与红茶菌菌液的体积比为1~5:1。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槟榔花红茶菌饮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茶叶为绿茶、红茶或黑茶。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槟榔花红茶菌饮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糖为白砂糖。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槟榔花红茶菌饮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水为蒸馏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未经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82502.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黄山毛峰茶饼存储工艺
- 下一篇:一种活性黑蒜速溶茶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