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薄膜的边膜切除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910382555.X | 申请日: | 2019-05-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03265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09 |
发明(设计)人: | 马云华;焦文辉;马茗茗;王启胜;黄静 | 申请(专利权)人: | 桂林电器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6D1/02 | 分类号: | B26D1/02;B26D5/04;B26D7/26 |
代理公司: | 南京九致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07 | 代理人: | 严巧巧 |
地址: | 541004 广西***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刀架体 切刀 刀盘 边膜 定位机构 切除装置 驱动机构 工作位 切割边 薄膜 塑料薄膜生产 旋转自由度 表面方向 产品薄膜 垂直薄膜 定位刀盘 在线选择 上切刀 盘旋 切割 配合 | ||
本发明提供一种薄膜的边膜切除装置,涉及塑料薄膜生产技术领域,包括刀架体、固定在刀架体上并具有绕刀架体旋转自由度的刀盘、设置在刀盘上的若干切刀、连接于刀架体的驱动机构和用于定位刀盘上的工作切刀的切刀定位机构;本发明中刀盘旋转配合切刀定位机构能在线选择刀盘上用于切割边膜的切刀,并采用驱动机构带动刀架体运动,进而带动与刀架体连接的刀盘上切刀在垂直薄膜表面方向往复运动,实现切刀在切割边膜的工作位和非工作位之间切换,高效完成边膜的切割,结构简单,提高产品薄膜的质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塑料薄膜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薄膜的边膜切除装置。
背景技术
在塑料薄膜的横向拉伸过程中,链铗铗口的部分边膜很难得到有效拉伸,造成薄膜幅宽中间部分薄而铗口部分相对较厚,需要对厚边进行及时切除。
现有边膜切除装置一般设计在牵引机入口处,对进入牵引机薄膜厚边进行及时切除;但是在横拉机冷却段,由于处于铗口附近的薄膜很难得到有效的冷却,而膜宽中间部分冷却效果良好,铗口附近膜宽边缘的薄膜仍然处于高温状态,薄膜整体冷热不均引起的薄膜分子链的应力和表面张力存在,使得薄膜在进入牵引前就出现卷曲、褶皱等现象,极大影响薄膜质量。
此外,当切刀装置上的切刀由于使用时间久导致过度磨损时,需要更换切刀,现有的切刀更换方法,通常是将薄膜生产线阻停,更换切刀后重启生产线,不利于薄膜生产线的持续生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薄膜的边膜切除装置,该装置可以实现在线换刀,对薄膜边膜具有良好的切除效果,有效解决薄膜牵引前边膜卷曲褶皱问题,提高薄膜质量。
为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薄膜的边膜切除装置,安装在薄膜横拉机出口,包括刀架体、固定在刀架体上并具有绕刀架体旋转自由度的刀盘、设置在刀盘上的若干切刀、连接于刀架体的驱动机构和用于定位刀盘上的工作切刀的切刀定位机构;本发明通过旋转刀盘并配合切刀定位机构可以在线选择刀盘上用于切割边膜的切刀,并通过驱动机构带动切刀在切割边膜的工作位和非工作位之间切换,高效完成边膜的切割,提高产品薄膜的质量。
其具体为,所述刀盘设置为圆形,切刀周圈设置在刀盘远离刀架体的端面上,且切刀远离刀盘的端部向薄膜的边膜处延伸;所述切刀定位机构包括弹簧和钢球,弹簧选用压簧;刀架体上设置有开口朝向刀盘的第一安装孔,弹簧和钢球设置在第一安装孔内;所述弹簧始终处于压缩状态,且弹簧一端连接于第一安装孔远离刀盘的底部,另一端抵接于钢球;所述刀盘靠近刀架体的端面上与第一安装孔对应位置周圈设置有若干第二安装孔,所述第二安装孔与钢球适配,且第二安装孔至多包围部分钢球;通过钢球和压簧的作用,定位选择刀盘上的工作切刀。
进一步的,所述切刀定位机构还包括顶丝;所述第一安装孔为通孔,通孔远离刀盘的一端内壁设置有内螺纹;所述顶丝与通孔的内螺纹适配,且顶丝靠近刀盘的端部抵接于弹簧,通过调节顶丝与内螺纹的适配长度,调节刀盘上切刀受到的定位力的大小。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安装孔的数量与刀盘上切刀数量相同,且切刀在刀盘远离刀架体的端面上均匀阵列分布,第二安装孔在刀盘靠近刀架体的端面上均匀阵列分布,第二安装孔与切刀对应,提高定位精度。
进一步的,所述刀盘圆心位置设置有贯穿于刀盘的第三安装孔,所述刀架体上设置有第四安装孔,第三安装孔和第四安装孔采用中心轴固定;所述中心轴一端设置为限位台阶结构,另一端设置为螺杆结构;所述限位台阶结构抵接于刀盘远离刀架体的端面,所述螺杆结构依次贯穿于第三安装孔和第四安装孔,且部分穿出于第四安装孔,便于旋转中心轴。
进一步的,所述中心轴与刀盘键联结,一方面加强对刀盘的固定,另一方面避免中心轴的轴向位移。
进一步的,所述中心轴远离刀架体的端部与刀盘配合处设置有若干碟簧,碟簧套设在中心轴上,用于避免刀盘和刀架体之间发生刚性锁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桂林电器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桂林电器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8255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分条机及其调刀组件
- 下一篇:牵引切边刀的游动处理设备及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