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安防门锁死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1910382856.2 | 申请日: | 2019-05-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56257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26 |
发明(设计)人: | 张金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马鞍山金鹰联网报警科技有限公司;马鞍山金江保安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5B47/00 | 分类号: | E05B47/00;E05B15/00;E05B17/20;E06B3/70 |
代理公司: | 马鞍山市金桥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4111 | 代理人: | 许瑞祥 |
地址: | 243000 安徽省马鞍山***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安防 物联网技术 门锁 活动齿轮 拉伸齿条 驱动机构 门体 活动块 墙体 锁死 啮合 作用力分散 缓冲操作 输出端套 门本体 底端 底杆 顶杆 内腔 折板 巡查 镶嵌 改良 | ||
1.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安防门锁死结构,包括墙体(1)、门体(5)和限制管(6),其特征在于:所述墙体(1)上镶嵌有驱动机构(2),所述驱动机构(2)的输出端套设有活动齿轮(3),所述活动齿轮(3)上啮合有拉伸齿条(4),所述拉伸齿条(4)的底端固定连接有锁死顶杆(13),所述限制管(6)的内腔设置有活动块(7),所述活动块(7)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锁死底杆(8),所述锁死顶杆(13)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第一线圈块(11),所述锁死底杆(8)的顶端贯穿限制管(6)的顶部并固定连接有与第一线圈块(11)配合设置的第二线圈块(10),所述锁死顶杆(13)的表面套设有两个检测机构(9),所述锁死底杆(8)的表面套设有一个检测机构(9),所述检测机构(9)的右侧均与门体(5)的左侧固定连接;
所述门体(5)包括门本体(52),所述门本体(52)上镶嵌有支撑框架(54),所述支撑框架(54)左侧的顶部和底部均焊接有金属板(56),所述金属板(56)的左侧通过弹簧合页活动连接有折板(51),所述门本体(52)上开设有可供折板(51)活动的活动槽(53),所述检测机构(9)的右侧镶嵌于折板(51)的左侧;
所述检测机构(9)包括基座(907),所述基座(907)镶嵌于折板(51)上,所述基座(907)右侧的顶部和底部均开设有槽口,且槽口的内壁设置有检测电阻(904),槽口内设置有检测块(905),所述检测块(905)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电刷(909),且电刷(909)与其对应的检测电阻(904)的表面接触,所述检测块(905)的左侧通过检测弹簧(906)与槽口内腔的左侧固定连接,所述检测块(905)的左侧且位于检测弹簧(906)的顶部和底部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杆(903),所述连接杆(903)的左端贯穿槽口的左侧并固定连接有U型锁扣(90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安防门锁死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线圈块(11)通电后产生磁场方向与第二线圈块(10)通电后产生的磁场方向相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安防门锁死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墙体(1)上且位于橡胶轮(12)的右侧通过转轴活动连接有橡胶轮(12),且橡胶轮(12)与拉伸齿条(4)的表面接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安防门锁死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线圈块(11)的底部和第二线圈块(10)的顶部均固定连接有橡胶套(14)。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安防门锁死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板(56)通过钢丝绳(55)与支撑框架(54)固定连接,每个金属板(56)上设置有两个钢丝绳(55),且位于同一金属板(56)上的两个钢丝绳(55)交叉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安防门锁死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块(905)的一侧通过转轴活动连接有绝缘轮(908),且绝缘轮(908)与槽口的内壁接触。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安防门锁死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907)的左侧和U型锁扣(901)的右侧均镶嵌有滚珠(90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马鞍山金鹰联网报警科技有限公司;马鞍山金江保安集团有限公司,未经马鞍山金鹰联网报警科技有限公司;马鞍山金江保安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82856.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磁性雕刻锁
- 下一篇:一种离合变速器及智能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