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核聚变反应堆总成支撑件焊接管射线检测方法及工装在审
申请号: | 201910383360.7 | 申请日: | 2019-05-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82371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02 |
发明(设计)人: | 宋尔辉;邓涛;李向东;宋晓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航天新力铸锻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23/04 | 分类号: | G01N23/04 |
代理公司: | 贵州科峰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52105 | 代理人: | 穆元城 |
地址: | 563003 贵州省遵义***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核聚变反应堆 射线检测 焊接管 支撑件 螺杆 工作板 固定环 支撑杆 工装 焊接 检测 螺母 产品生产效率 支撑杆侧面 弹性垫片 工装制造 固定环套 焊接部位 紧固螺栓 螺母固定 内部检测 试验技术 灵敏度 对称边 上套 底座 侧面 检验 | ||
本发明属于检验、检测及试验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核聚变反应堆总成支撑件焊接管射线检测方法及工装。包括用于与支撑杆焊接的底座,及设置于支撑杆侧面的固定环,所述固定环的侧面焊接有螺杆,在所述螺杆的对称边设置有紧固螺栓,所述固定环套接于所述支撑杆上,所述螺杆上套接有工作板,且通过一螺母固定,在所述螺母和工作板之间设置有弹性垫片。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核聚变反应堆总成支撑件焊接管射线检测方法。本发明提高了焊接部位内部检测的精确度、对比度、灵敏度;减少X射线探伤检测工作时间,减轻X射线探伤检测人员的劳动强度,从而达到提高整套产品生产效率目的,且工装制造成本低,操作方便。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检验、检测及试验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核聚变反应堆总成支撑件焊接管射线检测方法及工装。
背景技术
总成支撑件结构产品是安装在核聚变反应堆核岛内用于支撑关键设备的构件,产品质量要求很高,对核聚变反应堆GS总成支撑件产品复杂焊接管焊缝部位,需要采用射线探伤检测,因该产品有20多吨,由21块316L材料的板和74根管子组成。其中需要射线检测的焊接管子有112个部位,焊接管子的尺寸为Φ13.7×2.24。根据标准要求每一个焊接部位需要射线检测3次,每间隔60°或120°透照一次。
传统的方法进行射线检测时,在整套产品安装前只能把单根管子焊接好进行射线检测,管子的焊缝合格后才固定在每一块板上进行安装。那样的检测方法工作量大、进度慢、周期长。而且将检测好的焊接管固定在板上,然后再安装组成一套产品,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操作根本不方便,制造成本高,还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如果将整套产品安装好焊接完成后再射线检测,用传统的方法只能检测一个垂直方向的焊缝,间隔60°或120°由的方向就无法检测,这就不符合标准要求。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核聚变反应堆总成支撑件焊接管射线检测方法及工装,以提高焊接部位内部检测的精确度、对比度、灵敏度;且适用性和操作性好,工装制造成本低,操作方便,能大量缩短X射线探伤检测周期和真实反映产品焊接部位的内部情况。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
核聚变反应堆总成支撑件焊接管射线检测工装,包括与支撑杆的一端焊接的底座,焊接在固定环侧面的螺杆,在所述固定环上的螺杆对称边设置一个与紧固螺钉配合的螺纹孔,将设有所述螺纹孔和焊接有螺杆的固定环套接在所述支撑杆上,工作板套接于所述螺杆上,用螺母固定,在所述螺母和工作板之间设置弹性垫片。
所述固定环可在所述支撑杆上上下移动,所述固定环在所述支撑杆的高度可用所述紧固螺栓固定。
在所述工作板右端面的中心部位设置一个与焊接在所述固定环上的所述螺杆尺寸相配合的孔,再将有孔的所述工作板套接于所述固定环上的所述螺杆中,且所述工作板可旋转。
核聚变反应堆总成支撑件焊接管射线检测方法,包括垂直透照和倾斜透照;
(1)垂直透照:通过上下滑动将固定环滑到要检测的焊接管下面20mm,用紧固螺栓把固定环固定,再用螺母和弹性垫片锁紧工作板,然后把胶片和铅板竖着紧贴焊接管焊缝放置在工作板上固定,调整射线机窗口即可进行垂直透照;
(2)倾斜透照:松开工作板的螺母,把工作板按顺时针方向旋转60°和逆时针方向旋转120°,放置好胶片和铅板,调整射线机窗口对准焊接管焊缝进行透照就可完成焊接部位的倾斜透照,即第二次和第三次透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航天新力铸锻有限责任公司,未经贵州航天新力铸锻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8336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