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含钒钢渣焙砂净化硫化氢烟气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383573.X | 申请日: | 2019-05-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70249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27 |
发明(设计)人: | 刘树根;麻安菊;宁平;田森林;李凯;谢刚;杨妮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明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D53/86 | 分类号: | B01D53/86;B01D53/5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50093 云***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硫化氢 含钒钢渣 烟气 脱硫 钠化焙烧 单质硫 吸收 净化 矿浆 催化氧化作用 二磺酸二钠盐 工业固体废物 过渡金属元素 吸收反应器 资源化利用 催化转化 烟气脱硫 促进剂 烟气通 钒锰 溶出 蒽醌 制备 配制 废弃 转化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含钒钢渣焙砂净化硫化氢烟气的方法,将钠化焙烧后的含钒钢渣焙砂制备成吸收浆,在吸收浆中添加促进剂蒽醌‑2,7‑二磺酸二钠盐(ADA),将含有硫化氢的待处理烟气通入吸收反应器中,在20~55℃下,烟气中的硫化氢在催化氧化作用下转化为单质硫,实现硫化氢烟气的净化;本发明利用工业固体废物进行烟气脱硫,将废弃的含钒钢渣钠化焙烧后配制脱硫吸收浆,利用焙砂中溶出的钒锰过渡金属元素将硫化氢催化转化为单质硫,在脱硫的同时实现了硫的资源化利用;此外,吸收矿浆中加入ADA,可明显增强含钒矿浆持续脱硫的能力。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含钒钢渣焙砂净化硫化氢烟气的方法,属于工业废气净化及资源化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硫化氢是一种毒性作用强、气味明显的有害气体。空气中硫化氢浓度达到近280mg/m3时便会造成人体呼吸困难甚至死亡。此外,硫化氢还会腐蚀设备管道,给工业企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目前,脱除工业尾气中硫化氢的技术方法包括干法和湿法两大类。干法技术以固体氧化剂或吸附剂进行脱硫,具有脱除效率高、运行稳定的特点,但同时存在硫容量低、吸附剂再生困难等不足。湿法脱硫利用特定的溶剂与气体逆流接触而脱除尾气中的硫化氢,该法适用较高负荷的脱硫要求,吸收液可循环利用,设备处理量大。按脱硫剂的不同,湿法脱硫技术分为液体吸收法、吸收氧化法两种类型。采用液体吸收法处理硫化氢尾气时,主要发生酸碱中和的化学吸收和物理吸收,污染物组分由气相转移至液相,脱硫效果并不十分明显。吸收氧化法一般在吸收液中加入氧化剂或催化剂,从而使得吸收的硫化氢氧化为单质硫,氧化剂或催化剂接触空气而得以再生。常用的吸收液有碳酸钠、碳酸钾或氨溶液,常用的氧化剂或催化剂有氧化铁、硫代砷酸盐、铁氰化合物复盐或其他有机催化剂吸收水溶液。已有研究采用煅烧后的磷矿制浆,利用其中的碱性氧化物与烟气中的硫化氢进行中和反应,取得了良好的脱硫效果。含钒钢渣是钢铁行业产排量较大的典型工业固体废物,其中含有大量铁、钒、锰等过渡金属元素,利用含钒钢渣净化二氧化硫烟气的可行性已在专利CN201710694817.7中得到验证,其作用原理为:烟气中的SO2在吸收浆液的钒、锰等金属离子催化氧化作用下转化为硫酸,同时含钒物料中的钒在硫酸作用下得以浸出,在净化SO2烟气的同时实现了硫、钒的资源化利用。目前,利用含钒钢渣脱除烟气中的硫化氢,尚无专利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含钒钢渣焙砂净化硫化氢烟气的技术方法,将含钒钢渣钠化焙烧后破碎至小于150μm,将该焙砂配制成脱硫吸收浆,利用其中的过渡金属元素将硫化氢催化氧化为单质硫,还原态的钒被蒽醌-2,7-二磺酸二钠盐(ADA)氧化而恢复其催化氧化功能,随后还原态ADA被待处理烟气中的氧气氧化,从而实现吸收矿浆的循环利用。
本发明方法如下:
(1)将钠化焙烧后破碎至粒度小于150μm的含钒钢渣焙砂配制成吸收浆,在吸收浆中加入蒽醌-2,7-二磺酸二钠盐(ADA),搅拌均匀,备用;
所述吸收浆中钒的质量含量不低于0.3%,吸收浆的pH值为7.5~10.0;吸收浆中ADA的质量浓度为0.2~0.5%;
(2)将配制的吸收浆置于吸收反应器内,将含有硫化氢的待处理烟气通入吸收反应器中,在20~55℃下,烟气中的硫化氢在催化氧化作用下转化为单质硫,实现硫化氢烟气的净化;
所述含有硫化氢的待处理烟气中氧气的含量不低于0.5%。
本发明烟气中的硫化氢经吸收浆液中过渡金属元素铁、钒等催化作用而转化为单质硫,还原态钒可被ADA氧化而再生,烟气中的氧气可进一步氧化还原态的ADA从而使其具备持续氧化低价钒的能力。
与现有硫化氢烟气净化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势在于:
1)本发明适用于处理较宽浓度范围的硫化氢烟气,若需处理高浓度硫化氢尾气,只需适当提高进气中氧含量以及矿浆浓度,净化体系可长时间维持高效的脱硫效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明理工大学,未经昆明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8357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自然风加热脱硝系统
- 下一篇:一种可降解聚乳酸/醋酸纤维素超滤膜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