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自密实混凝土浇筑方法及其浇筑工具在审
申请号: | 201910383769.9 | 申请日: | 2019-05-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80531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02 |
发明(设计)人: | 尚文龙;马占国;王刚;修然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二十冶集团有限公司;河北二十冶建设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21/02 | 分类号: | E04G21/02;E04G21/04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国域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13112 | 代理人: | 胡澎 |
地址: | 20190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浇筑 钢柱 自密实混凝土 漏斗 混凝土 流态混凝土 吊装 浇筑混凝土 安全隐患 出料管口 出料口端 混凝土罐 水泥泵车 有效解决 出料口 输料管 外侧壁 支撑梁 撑架 穿入 顶面 制备 对准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自密实混凝土浇筑方法及其浇筑工具。混凝土的浇筑方法是:a、制备自密实混凝土浇筑工具;b、使用汽车吊将自密实混凝土浇筑工具吊装到待浇混凝土的钢柱的顶部,自密实混凝土浇筑工具上的漏斗的出料口端从钢柱的顶部穿入钢柱内,漏斗外侧壁上的支撑梁撑架在钢柱的顶面;c、将与水泥泵车或混凝土罐相接的混凝土输料管的出料管口对准浇筑工具上的漏斗,向漏斗内注入流态混凝土,流态混凝土通过所述漏斗的出料口注入钢柱内;d、待浇筑完毕后,使用汽车吊将浇筑工具吊装到下一待浇混凝土的钢柱上进行浇筑工作。本发明有效解决了向钢柱内浇筑混凝土过程中,混凝土难以全部输送到钢柱内以及对工作人员的人身产生安全隐患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混凝土的浇筑方法,具体地说是一种自密实混凝土浇筑方法及其浇筑工具。
背景技术
在钢框架结构以及网架等结构建筑施工过程中,常需向圆形钢柱、矩形钢柱内浇筑混凝土。在浇筑混凝土时都需要浇筑人员站在柱顶采用高抛法进行浇筑。但是,使用泵车或者塔吊向钢柱内浇筑水泥时,泵管会来回摆动,加之钢柱的开口截面尺寸往往很小,使得无法保证混凝土有效的进入到钢柱内。尤其是在钢柱顶已经非常高并且配套的结构层楼板还没有浇筑完毕的情况下施工,不仅容易导致混凝土大量的浪费,而且摆动的泵管对浇筑人员的人身也产生很大的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就是提供一种自密实混凝土浇筑方法,以解决现有向钢柱内浇筑混凝土过程中易出现的混凝土大量浪费以及对浇筑人员的人身安全造成隐患的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之二就是提供一种自密实混凝土浇筑工具,以便于向钢柱内浇筑水泥。
本发明目的之一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自密实混凝土浇筑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制备自密实混凝土浇筑工具,所述自密实混凝土浇筑工具包括漏斗以及设置在所述漏斗外侧壁上的支撑梁;
b、使用汽车吊将所述自密实混凝土浇筑工具吊装到待浇混凝土的钢柱的顶部,自密实混凝土浇筑工具上的漏斗的出料口端从钢柱的顶部穿入钢柱内,漏斗外侧壁上的支撑梁撑架在钢柱的顶面;
c、将与水泥泵车或混凝土罐相接的混凝土输料管的出料管口对准浇筑工具上的漏斗,向所述漏斗内注入流态混凝土,流态混凝土通过所述漏斗的出料口注入钢柱内;
d、待浇筑完毕后,使用汽车吊将浇筑工具吊装到下一待浇混凝土的钢柱上进行浇筑工作。
所述漏斗包括由四块矩形板围成的矩形筒、与所述矩形筒下端相接的倾斜筒以及与所述倾斜筒下端相接的导向筒;所述倾斜筒的侧壁自与所述矩形筒的连接端向所述漏斗的芯部倾斜,在下端形成连接所述导向筒的缩口端。
所述倾斜筒由四块与所述矩形筒的矩形板下端对应相接的倾斜板围成;所述支撑梁有两个,分别水平设置在所述倾斜筒的其中一组位置相对的倾斜板的外板面上。
在所述矩形筒的其中一组位置相对的矩形板的外板面上对称设置有用于穿设吊钩的吊耳。
在将浇筑工具吊装到钢柱上时,所述支撑梁的两端延伸在钢柱的外部。
本发明目的之二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自密实混凝土浇筑工具,包括漏斗以及设置在所述漏斗外侧壁上的支撑梁。
所述漏斗包括由四块矩形板围成的矩形筒、与所述矩形筒下端相接的倾斜筒以及与所述倾斜筒下端相接的导向筒;所述倾斜筒的侧壁自与所述矩形筒的连接端向所述漏斗的芯部倾斜,在下端形成连接所述导向筒的缩口端。
所述倾斜筒由四块与所述矩形筒的矩形板下端对应相接的倾斜板围成;所述支撑梁有两个,分别水平设置在所述倾斜筒的其中一组位置相对的倾斜板的外板面上。
在所述矩形筒的其中一组位置相对的矩形板的外板面上对称设有用于穿设吊钩的吊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二十冶集团有限公司;河北二十冶建设有限公司,未经中国二十冶集团有限公司;河北二十冶建设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8376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严寒地区琉璃瓦坡屋面贴锚施工方法
- 下一篇:泵车液压驱动系统及其控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