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输注管理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910384827.X | 申请日: | 2019-05-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36797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16 |
发明(设计)人: | 邱德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邱德松 |
主分类号: | G16H20/17 | 分类号: | G16H20/17;G06K1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酷爱智慧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14 | 代理人: | 袁克来 |
地址: | 6100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射频识别标签 输注 阅读器 管理系统 管理信息 数据中心 二维码 医护 光学传感设备 承载 读取 二维码信息 工作负担 工作效率 光学传感 护理终端 扫描设备 医疗资源 医源性 污损 输液 扫描 发送 感染 移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输注管理系统;通过设置至少一个射频识别标签,至少一个射频识别标签阅读器,数据中心;所述射频识别标签用于承载输注管理信息;所述射频识别标签阅读器用于读取所述射频识别标签承载的所述输注管理信息;所述数据中心用于接收和管理所述射频识别标签阅读器发送的所述输注管理信息。解决了目前基于二维码的输液管理系统需要医护人员多次用移动护理终端的光学传感设备扫描二维码,增加了医源性院内感染发生机会的问题;解决污损的二维码信息不易被光学传感扫描设备识别,反而增加了医护人员的工作负担等问题;从而提高了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提高了医疗资源的利用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信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输注管理系统。
背景技术
全球每年输液人次约120亿人次,占住院病人80~90%,我国每年输液104亿瓶/袋,相当于年人均输液8瓶,我国输液病人占住院病人的90~95%。据有关统计,输液相关工作占护士工作时间的75%以上。由于传统的输液工作中,人工核查可能产生核对错误,人工核查效率低下,护理人员无法知晓输液过程中调整滴速的行为、无法知晓输液结束,无法保存输液过程中的数据,因此,每年因为输液错误导致患者致伤、致残或者致死的案例并不是个案。现有技术中的基于二维码的输液管理系统需要医护人员多次用移动护理终端的光学传感设备扫描二维码,由于光学传感设备消毒不便,且需要多次握持,增加了医源性院内感染发生的机会;另外二维码易于污损,污损的二维码信息不易被光学传感扫描设备识别,反而增加了医护人员的工作负担。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发明提供一种输注管理系统,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输注管理信息需要手持设备识别,并且输注管理信息容易因污损导致识别困难的问题。
本发明提供一种输注管理系统,包括:至少一个射频识别标签,至少一个射频识别标签阅读器,数据中心;所述射频识别标签用于承载输注管理信息;所述输注管理信息包括管理编号、药物信息、患者信息及医护人员信息至少之一;所述输注管理信息存储于所述射频识别标签内的存储器;所述射频识别标签阅读器用于读取所述射频识别标签承载的所述输注管理信息;所述数据中心用于接收和管理所述射频识别标签阅读器发送的所述输注管理信息。
优选的,所述输注管理系统还包括射频识别标签生成子系统;所述射频识别标签生成子系统用于打印射频识别标签表面文字信息和/或向射频识别标签的存储器写入射频识别标签承载的输注管理信息。
优选的,所述射频识别标签子生成系统为射频识别标签打印机,或由打印机和射频识别标签写入器构成的子系统。
优选的,所述输注管理系统还包括网关;所述网关用于接收所述射频识别标签阅读器通过无线网络发送的所述输注管理数据;所述网关还用于向所述数据中心通过有线和/或无线网络发送所述输注管理数据。
优选的,所述无线网络包括蓝牙网络、ZigBee网络、Wi-Fi网络及蜂窝数字移动网络至少之一。
优选的,所述输注管理系统还包括业务电脑;所述业务电脑用于向所述射频识别标签生成子系统提供所述射频识别标签文字信息和/或射频识别标签承载信息。
优选的,所述输注管理系统还包括显示屏幕;所述显示屏幕用于显示所述数据中心发送的患者输注状态和报警信息。
优选的,所述输注管理系统还包括输注监测平板电脑;所述输注监测平板电脑设置有所述射频识别标签阅读器,所述输注监测平板电脑用于通过所述射频识别标签阅读器读取并显示所述射频识别标签承载的所述输注管理信息。
优选的,所述射频识别标签阅读器设置于以下设备至少之一:输液泵、注射泵、输液工作站、输液监视器、输液加温器及病床。
优选的,所述输注管理系统还包括智能输液车;所述智能输液车包括输液车体、医用一体机及电池;所述医用一体机通过无线网络连接到所述数据中心,用于查询患者输液状态和/或报警信息;所述电池用于向所述医用一体机供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邱德松,未经邱德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8482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