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坝体结构CT透射探测装置及其探测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384911.1 | 申请日: | 2019-05-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43844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17 |
发明(设计)人: | 许献磊;张迪;孙明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
主分类号: | G01N23/02 | 分类号: | G01N23/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83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接收天线 发射天线 探测 坝体 绞车 坝体结构 探测装置 透射 下移 侧面 数据采集 地质雷达 连续数据 天线位置 往返移动 整体移动 坐标信息 缆绳 雷达波 探测面 重复 波速 反演 上移 主机 采集 | ||
1.一种坝体结构CT透射探测装置及其探测方法,该装置包括:地质雷达主机、发射天线、接收天线、绞车、缆绳。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坝体结构CT透射探测装置及其探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地质雷达主机放置于大坝坝体的顶部,与接收天线通过大线连接,其用于采集参数的设置和雷达波信号数据的采集和存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坝体结构CT透射探测装置及其探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2个绞车分别置于大坝坝顶两侧;所述的2根缆绳,分别连接发射天线和绞车1、发射天线和绞车2,缆绳上附有刻度线,用于标定接收天线和发射天线的移动距离;通过绞车收放缆绳从而实现接收和发射天线的移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坝体结构CT透射探测装置及其探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发射天线和接收天线分别通过缆绳悬挂于大坝坝体的两侧,两天线通过光纤连接,且两天线位置在同一个垂直面内,用于发射和接收雷达波信号。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坝体结构CT透射探测装置及其探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接收天线固定于坝体侧面1顶部,通过绞车使发射天线由坝体侧面2顶部匀速下移至底部,同时进行连续数据采集。(2)接收天线下移距离D,通过绞车将发射天线从坝体侧面2底部匀速上移至顶部,同时进行连续数据采集。(3)将接收天线依次下移距离D,发射天线重复上述往返移动过程并进行数据采集,直至接收天线到坝体1侧面底部结束。(4)CT透射探测装置整体移动到下一个探测面,并重复步骤1、2和3。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坝体结构CT透射探测装置及其探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雷达波走时信息和记录的天线位置坐标信息,反演得到坝体各探测剖面的波速分布,该波速分布可反映坝体内部结构信息,从而实现坝体结构的快速探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未经中国矿业大学(北京)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84911.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香烟拉线成像检测装置
- 下一篇:放射线图像检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