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双金属材料的圆锯片在审
申请号: | 201910385274.X | 申请日: | 2019-05-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52661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26 |
发明(设计)人: | 王利军;陈桂强;陈立田;陈栋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缙云韩立锯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D61/02 | 分类号: | B23D61/02;B23D65/00 |
代理公司: | 杭州求是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0 | 代理人: | 林超 |
地址: | 3214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速钢带 焊接 双金属材料 三角形齿 外边缘 圆锯片 锯齿 啮合 加工制造行业 圆周均匀分布 高速钢材料 热处理 铸铁 产品价格 感应加热 基体材料 内边缘 圆环状 圆盘状 管材 铝材 整平 回收 制作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金属材料的圆锯片。包括基体与高速钢带的两部分,基体为圆盘状,高速钢带为圆环状,高速钢带的外边缘设置为锯齿;基体外边缘与高速钢带内边缘之间均为沿圆周均匀分布的三角形齿结构,且两者的三角形齿相啮合,增加两者之间焊接长度从而增强焊接强度;制作方法是将基体与高速钢带分别进行热处理与整平工艺之后,再将两者焊接,最后对焊接部分进行局部感应加热处理。本发明使用了极少的高速钢材料并回收循环使用基体材料,可大幅度降低产品价格并降低材料浪费,广泛应用于板材、管材、铸铁、铝材等材料的加工制造行业。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了一种用于切割的圆锯片,尤其是涉及了一种双金属材料的圆锯片。
背景技术
在制造业的实际工作中,经常需要对板材、铸铁、玻璃、石材、塑料等材料进行切割。圆锯片(又称“锯片”)是切割工序中的常用工具。圆锯片由中心基体和外缘锯齿组成,工作时圆锯片高速旋转,然后通过位于圆锯片边缘的锯齿实现对材料的切割。
按照其金属材质分类,目前市面上的圆锯片有两类:第一类是整张锯片都由高速钢制成的高速钢圆锯片,这类锯片整体硬度高、强度好、工作寿命长,但由于整张锯片都由高速钢组成因而成本昂贵;第二类是镶齿型圆锯片,将一种金属材料的锯齿,通过焊接方式紧固到第二种金属材质的基体上,这类锯片虽然在金属原材料成本上有所下降,但还是需要将每个锯齿逐个焊接上去,因此加工成本同样高昂。
除成本高昂外,市面上常见的两类圆锯片还存在着资源浪费与环境污染的缺点:无论是高速钢圆锯片还是镶齿型圆锯片,当其锯齿部分损耗完毕后,剩余的基体部分材料很难重复使用,而同时基本部分又占了圆锯片的大部分体积,因此,市面上常见的两类圆锯片作为一种生产易耗品,将耗费大量资源同时对环境造成污染。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双金属材料的圆锯片,将原有的圆锯片分为两个部分,该圆锯片不仅成本低廉,而且锯切性能不亚于市面上现有产品,同时该圆锯片具有基体材料可回收使用的特点,从而可减少对资源的损耗,保护环境。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一种双金属材料的圆锯片:
圆锯片包括基体与高速钢带的两部分,基体为圆盘状,高速钢带为圆环状,且高速钢带内边缘与基体外边缘之间通过焊接方式连接固定,高速钢带的外边缘设置为锯齿。
所述的基体外边缘与高速钢带内边缘之间均为沿圆周均匀分布的三角形齿结构,且两者的三角形齿相啮合,增加两者之间焊接长度从而增强焊接强度。
所述的基体采用金属材料。
所述的基体采用和高速钢带一致的金属材料。
所述的基体占据整个圆锯片面积85-95%,所述的高速钢带占据整个圆锯片面积5-15%。
所述的圆锯片用于材料切割。
二、一种双金属材料的圆锯片的制作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基体的材料准备:基体采用弹簧钢板,按照盘状形状经模具冲压制作;
2)高速钢带的材料准备:采用高速钢丝带扁线或高速钢板材,依次经过轧制、整平、调直、切割、挤压的工艺后加工成圆环状形状;
3)基体与高速钢带的热处理:基体与高速钢分别进行淬火工艺的热处理;
4)基体与高速钢带的整平工艺:基体与高速钢带分别进行整平;
5)基体与高速钢带的组合焊接:对高速钢带固定并定位,使得基体与高速钢带之间呈0.005mm到0.01mm之间的过盈配合,然后将两者进行360度的熔焊焊接;
6)焊接部位的二次热处理:对基体与高速钢带之间的焊缝进行局部感应加热的二次热处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缙云韩立锯业有限公司,未经浙江缙云韩立锯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8527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