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吸尘器空心螺旋通电软管的剥皮装置及其应用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385516.5 | 申请日: | 2019-05-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86125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01 |
发明(设计)人: | 孙进;马煜中;吕洲;张洋;王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熟市雷得双金属复合管业有限公司;扬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H02G1/12 | 分类号: | H02G1/12 |
代理公司: | 扬州苏中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22 | 代理人: | 许必元 |
地址: | 2155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吸尘器 空心 螺旋 通电 软管 剥皮 装置 及其 应用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通电软管加工技术领域,是一种用于吸尘器空心螺旋通电软管的剥皮装置及其应用方法。包括底座、旋转刀具、伺服电机、第一气缸、第二气缸、第三气缸、导轨滑台、软管夹紧装置、软管内顶杆、第一感应开关、第二感应开关、第三感应开关、第四感应开关,通过这些装置的配合工作,可实现对空心螺旋通电软管外层胶皮准确定位切开,切割长度准确控制,降低了人工剥皮的难度,提高了生产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电软管加工技术领域,是一种用于吸尘器空心螺旋通电软管的剥皮装置及其应用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吸尘器应用的普及,带电动地刷的吸尘器得到了推广和应用,这种吸尘器需要通电软管来连接机身和电动地刷。在这种通电软管的生产中,需要将软管中的电线拉出与接头相互连接,因此其工序之一就是将通电软管的外壁进行剥皮。现有的通电管软管的剥皮多为人工操作,不仅工作量大、劳动强度高,而且软管的剥皮质量很难控制、容易损伤电线,且操作安全性低。另一方面通电软管为空心状,且具有一定的弹性,若直接在其外表面进行切削,则软管很容易受力变形,达不到切削深度。
现有技术中也有处理软管的剥皮机,如申请号为201711154257.2的中国专利申请《一种用于液压系统管软管的剥皮装置及其操作方法》,该剥皮装置,包括操作台、固定板、电机、套筒、连接螺柱、切刀、气缸和限位板;在套筒上设置有连接螺柱,在连接螺柱上设置有切刀,并在切刀与套筒内壁之间的连接螺柱上设置有弹簧,通过切刀能够对伸入到套筒内的液压系统管软管进行剥皮,结构简单。
再有申请号为00225736.X的中国专利申请《一种剥皮机》,其公开了一种适用于剥离编制式钢丝或可缠绕式钢丝液压胶管的外层胶皮,使刀具浮动在胶皮与钢丝界面处,自动调整切削深度,既完全剥离的胶皮层,又不会伤及钢丝,能有效提高胶管剥皮的质量。
还有申请号为201610076746.X的中国专利申请《一种光缆剥皮装置》,其利用进刀装置,实现(套丝原理装置),实现可更换刀具同时旋紧,三个可更换刀具均匀卡入光缆,卡入深度准确;可轻松将光缆切改至所需长度;刀具将光缆绝缘层(外皮)切割为三片,外皮的包裹力量减少,一个人即可轻松剥离光缆绝缘层(外皮),省时省力,安全可靠,减少工作人员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也更加安全可靠。
但是,其上述材料中的处理对象为外表平整的实心软管,对于易变形的外表带有螺纹的空心软管尚无有效的剥皮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吸尘器空心螺旋通电软管的剥皮装置及其应用方法,本发明采用切削方式对吸尘器螺旋通电软管外层胶皮准确切开。
一种吸尘器空心螺旋通电软管的剥皮装置,其特征是,包括底座、安装于底座的伺服电机、旋转刀具、固定连接于底座的第二气缸、导轨滑台、软管夹紧装置;所述旋转刀具通过支架转动连接于底座上,该旋转刀具设有供通电软管插入的柱形空腔,该柱形空腔内壁设有切刀,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轴通过齿轮与旋转刀具啮合传动连接;所述软管夹紧装置与所述旋转刀具相对设置,所述软管夹紧装置安装于导轨滑台,所述导轨滑台通过导轨滑动安装于底座;所述第二气缸的输出轴与导轨滑台相连,并可驱动导轨滑台沿旋转刀具轴线方向运动。
优选地,所述软管夹紧装置为对半开合、且相互铰接的夹紧装置上盖、夹紧装置底座构成,所述夹紧装置上盖与夹紧装置底座盖合后所构成的柱形空腔内径小于通电软管的外径;所述软管夹紧装置的一侧设有第一气缸,所述第一气缸安装于导轨滑台,通过控制其输出轴的伸缩,使夹紧装置上盖开合。
优选地,所述旋转刀具为对半开合的刀具上盖、刀具底座构成,所述刀具底座通过轴承与支架转动连接,所述刀具上盖一侧与刀具底座铰接,另一侧通过插销与刀具底座相连;所述刀具上盖与刀具底座盖合后所构成的柱形空腔内壁设有与通电软管管壁外螺旋结构相匹配的内螺旋槽,所述切刀置于内螺旋槽处。
优选地,所述通电软管与旋转刀具的柱形空腔间隙配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熟市雷得双金属复合管业有限公司;扬州大学,未经常熟市雷得双金属复合管业有限公司;扬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8551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缆穿线器
- 下一篇:具有可调节支撑结构的扎带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