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微生物修复剂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385559.3 | 申请日: | 2019-05-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57445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23 |
发明(设计)人: | 董珊珊 | 申请(专利权)人: | 海盐县凌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9K17/40 | 分类号: | C09K17/40;B09C1/10 |
代理公司: | 北京国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696 | 代理人: | 吕彩霞 |
地址: | 314300 浙江省嘉兴市海盐县***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微生物修复剂 聚乙烯醇改性 纳米零价铁 制备 微生物碳源 微生物氮 木酚 硝基 微生物复合菌剂 污染土壤修复 生物复合菌 小分子物质 重金属污染 充分混合 氮气保护 低温干燥 污染土壤 混合物 盐溶液 有机物 降解 去除 微生物 吸收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微生物修复剂,属于污染土壤修复技术领域,包括下式所示的3,5‑二硝基创木酚盐微生物复合菌剂、聚乙烯醇改性纳米零价铁、微生物碳源、微生物氮源;所述微生物修复剂的制备方法包括:1)氮气保护下制备聚乙烯醇改性纳米零价铁;2)3,5‑二硝基创木酚盐溶液中加入微生物复合菌剂充分混合后低温干燥;3)步骤1)中的聚乙烯醇改性纳米零价铁加入步骤2)的混合物中;4)在步骤3)的产物中加入所述微生物碳源和微生物氮源即得。有益效果为:所述微生物修复剂可迅速地将污染土壤中的有机物如萘、菲等PAHs降解为小分子物质并被微生物吸收利用,还可有效去除Cr(VI),降低铬的重金属污染。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污染土壤修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微生物修复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多环芳烃(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PAHs)是一种分子结构中含有2个或2个以上苯环并以线性、角状、簇状排列的有机物。主要来源于化石燃料的不完全利用及木材、烟草、有机高分子等有机物不完全燃烧时产生的挥发性碳氢化合物,是危害严重的环境污染物之一。菲是PAHs的模式化合物,由三个苯环以弯接方式排列组成,是PAHs污染物的主要成分之一。环境监测表明,由于化石燃料的长期大量使用,导致菲广泛分布在环境中,包括大气、土壤、河流、植物等,甚至在青藏高原的冰川中都有其存在。而一旦菲进入动物、植物及人体后会使生物体内自由基和超氧化阴离子增加,改变动、植物的抗氧化防御体系,导致人体器官发生氧化作用,最终破坏DNA,引起机体癌变。加之高沸点、低溶点、低生物利用性及难降解等特征,使菲在治理PAHs污染土壤中成为清除重点和难点。
目前修复菲污染的方法主要有物理修复、化学修复及生物修复。物理修复是通过电极或超声波,使菲在电极处富集或者从土壤表面解析出来,其优点是清洁环保,无二次污染,但工作时间长、效率低;化学修复是通过向土壤中施洒一些化学氧化剂,使菲发生一些氧化分解反应,变成低毒、无毒的小分子,但氧化剂。会在土壤表面残留,造成二次污染;植物、动物、微生物是生物修复的三大主体,它们可以单独或联合完成菲的降解过程。微生物单独修复是通过利用以菲为唯一无机碳源的专性降解菌,在细胞吸收菲后,通过胞内代谢,将菲转化或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或是利用能够吸收环境中菲的根际微生物,与植物联合作用,以及土壤动物等的协同作用对菲污染土壤进行修复。相较于物理、化学手段,微生物修复具有低成本、高效率、无二次污染、能源消耗少、作用污染物底物广、绿色环保等特点,被认为是经济、有效、环保的修复技术。
现有技术有公布号为CN108795443A的中国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微生物土壤修复剂及其制备方法,包括:将假单胞菌、木霉菌、青霉菌、产碱杆菌、地衣芽孢杆菌和枯草芽孢杆菌混合均匀,得到微生物菌剂;将20~40重量份的生物质、60~75重量份的营养剂、3~5重量份的所述微生物菌剂、20~25重量份的蒙脱石粉、13~17重量份的凹凸棒土、18~32重量份的硅藻土、13~20重量份的硫酸盐填充剂和5~10重量份的吸附剂混合均匀,得到均匀微生物土壤修复剂。该微生物土壤修复剂能够实现对重金属污染、农药残留物污染等土壤的修复。具有处理效果好、处理成本低等优点。然而该发明方法中的微生物土壤修复剂仅仅以微生物菌剂对重金属污染土壤进行修复,其处理机制较为单一,处理效果较为轻微,无法对有机物污染的土壤进行处理,因此降低了该微生物土壤修复剂的应用范围。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微生物修复剂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微生物修复剂可迅速地将污染土壤中的有机物如萘、菲等PAHs降解为小分子物质并被微生物吸收利用,还可有效去除Cr(VI),降低铬的重金属污染。
本发明为实现上述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i]一种微生物修复剂,包括以下成分:
(a)如式1所示的3,5-二硝基创木酚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海盐县凌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海盐县凌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8555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