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储层条件下煤粉群的动力学特征测试系统及测试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385681.0 | 申请日: | 2019-05-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86812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30 |
发明(设计)人: | 朱苏阳;彭小龙;杜志敏;李传亮;邓鹏;王超文;吴昊镪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南石油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13/00 | 分类号: | G01N13/00;G01N15/02;G01N15/08 |
代理公司: | 成都高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2 | 代理人: | 李安霞;曾克 |
地址: | 6100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煤粉 动力学特征 储层条件 测试系统 测试 固液 储层条件模拟 流速测量系统 压力测试系统 液供给系统 测试过程 流动过程 有效开发 夹持器 煤层气 前处理 粒径 流体 装载 | ||
1.一种储层条件下煤粉群的动力学特征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煤粉液供给系统、压力测试系统、储层条件模拟系统、固液流速测量系统;所述煤粉液供给系统具体包括煤粉液混合池、第一针型阀、混砂泵,所述压力测试系统包括压力传感器;所述储层条件模拟系统包括岩心夹持器、围压表、第二针型阀、围压泵;所述固液流量系统包括量筒;所述第一针型阀的入口端连通煤粉液混合池,所述混砂泵的入口端连通第一针型阀的出口端,所述混砂泵的出口端连通岩心夹持器,所述压力传感器位于混砂泵与岩心夹持器的连通管线上,所述围压泵的出口端连通第二针型阀的入口端,所述第二针型阀的出口端连通岩心夹持器,所述围压表位于第二针型阀与岩心夹持器的连通管线上,所述量筒连通岩心夹持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层条件下煤粉群的动力学特征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固液流量系统还包括激光粒度测试仪。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储层条件下煤粉群的动力学特征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煤粉液混合池与第一针型阀之间的连通管线、第一针型阀与混砂泵之间的连通管线、混砂泵与岩心夹持器之间的连通管线、围压泵与第二针型阀之间的连通管线、第二针型阀与岩心夹持器之间的连通管线均为耐压管线。
4.一种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是采用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动力学特征测试系统进行储层条件下煤粉群的动力学特征测试。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过程:
a、煤粉前处理过程;
b、夹持器流体装载过程;
c、煤粉流动过程
d、固液流速以及固相测粒径量过程。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煤粉前处理过程为:取煤样粉碎,用振动筛获得不同粒径的煤粉样品。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器流体装载过程包括:将一定粒径的煤粉放入劈裂煤样中,打开第一针型阀和第二针型阀,在岩心加持器内通入盐水。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器流体装载过程包括:从煤粉液混合池中将一定粒径的煤粉混合均匀,直接用混砂泵注入夹持器。
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煤粉流动过程包括:通过混砂泵将不同流速的煤粉液混合池中盐水或煤粉液通入岩心夹持器中。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固液流速以及固相测粒径量过程包括:通过量筒测试液相和固相的共同体积流速,液固分离后,测试固相的体积流速和粒径分布,再将岩心夹持器中捕集的煤粉冲出,称量煤粉质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南石油大学,未经西南石油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85681.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