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剑麻叶片纤维含量快速测定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386002.1 | 申请日: | 2019-05-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06777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12 |
发明(设计)人: | 李栋宇;黄贞;陈士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岭南师范学院 |
主分类号: | G01N5/04 | 分类号: | G01N5/04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刘瑶云;陈伟斌 |
地址: | 524037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剑麻叶片 纤维 杨氏模量 快速测定 中段 测量 纤维含量分析 拉力试验机 函数关系 面积法 伸长量 侧边 全叶 叶片 切除 环保 | ||
本发明涉及纤维含量分析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剑麻叶片纤维含量快速测定方法。包括:S1.在待测剑麻叶片上,选择横向中段约15cm~25cm部位,在横向中段约15cm~25cm部位上切除侧边,获得一段长方体剑麻叶片段,以此为试样;S2.通过CCD图像采集和利用光电面积法,测量所述试样的纵向面积与横向长度;S3.通过拉力试验机测量所述试样的拉力与伸长量,获得试样的杨氏模量;S4.利用所述试样的杨氏模量与其纤维含量之间的函数关系,以所述试样的纤维含量代表全叶纤维含量,从而实现对所述待测剑麻叶片的纤维含量的测定。本方法研究所述叶片中代表性部位杨氏模量与其纤维含量之间的关系,通过杨氏模量法判断出所述待测剑麻叶片的纤维含量,测定方法简单、快速、环保。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纤维含量分析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剑麻叶片纤维含量快速测定方法。
背景技术
剑麻纤维是取自剑麻叶片中的维管束纤维,是一种天然硬质纤维。具有纤维长,色泽洁白,质地坚韧、拉力强、耐酸碱、耐摩擦、耐海水腐蚀等多种特性,其主要用于制造绳索、麻布、地毯、抛光轮等产品,是国防、渔捞、航海业、工业、森林等部门的重要物资,属于可再生资源。科学、准确、稳定、快速、环保的剑麻叶片纤维含量测定方法,既能规范剑麻叶片的生产管理,又能为剑麻产业的生产、科研提供有效的参考依据。通过剑麻叶片纤维含量测定技术应用,科学地制定剑麻叶片收购方案,实行叶片按质论价公平交易,指导剑麻科学管理,提高叶片纤维含量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目前国内外测定剑麻叶片纤维主要采用碱煮脱胶法、微波辅助加热高压脱胶法、超声法和蒸汽爆破法等。但通过这些方法获取剑麻叶片纤维含量的过程中,有些会产生污水、对环境有一定的影响,有些操作复杂、周期长,均不适合实时获取麻田中剑麻叶片的纤维含量和收购现场对剑麻叶片的快速定价。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所述的至少一种缺陷,提供一种剑麻叶片纤维含量快速测定方法,该方法可以通过杨氏模量法判断出待测剑麻叶片的纤维含量,流程简单,测定速度快。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剑麻叶片纤维含量快速测定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在待测剑麻叶片上,选择横向中段约15cm~25cm部位,在所述的横向中段约15cm~25cm部位上切除侧边,获得一段长方体剑麻叶片段,作为叶片中代表性部位,以此为试样;
S2.通过CCD图像采集和利用光电面积法,测量所述试样的纵向面积与横向长度;
S3.通过拉力试验机测量所述试样的拉力与伸长量,获得试样的杨氏模量;
S4.利用所述试样的杨氏模量与其纤维含量之间的函数关系,以所述试样的纤维含量代表全叶纤维含量,从而实现对所述待测剑麻叶片的纤维含量的测定。
进一步的,所述的S2步骤具体包括:通过CCD图像采集所述试样的纵向与横向图像;采集图像时,要求将所述试样的纵向面与所述试样的横向面,分别与标准面积参照物同时采集;通过对比标准参照物(1cm×1cm)与所述试样的纵向面的面积像素数比,从而获得所述试样的纵向面积;通过对比标准参照物与所述试样的横向面的长度像素数比,从而获得所述试样的长度。
进一步的,所述的S3步骤具体包括:通过拉力试验机来拉伸所述试样,获得多组对应的伸长量与拉力;通过最小二乘法法,得到所述试样的伸长量与拉力的函数关系;根据所测得所述试样的纵向面积及长度,计算所述试样的杨氏模量。
进一步的,所述的S4步骤还包括:通过高温高压蒸煮脱胶法来测量所述试样的纤维含量,结合不同品种、刀次和麻龄等因素,建立其杨氏模量与纤维含量之间的函数关系;之后利用所述函数关系,通过测量所述试样的杨氏模量,进而计算得到所述试样的纤维含量,并以此代表所述待测样品的全叶纤维含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岭南师范学院,未经岭南师范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8600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