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尘防水效果好的车距检测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910386476.6 | 申请日: | 2019-05-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45377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23 |
发明(设计)人: | 王怡澜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省全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S13/93 | 分类号: | G01S13/93 |
代理公司: | 北京盛凡智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16 | 代理人: | 高志军 |
地址: | 450000 河南省郑州市高***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毫米波雷达 车距检测 防尘防水 机体内腔 吸湿盒 湿气 保护性能 车辆停止 车辆行驶 机体表面 排水口排 雨水渗透 闭合 壁表面 导风管 防尘网 防水层 提升车 吸水层 导流 护杠 涂刷 拆卸 检测 吸收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尘防水效果好的车距检测装置,包括机体和毫米波雷达,所述毫米波雷达固定安装在机体内腔,所述机体内腔壁表面固定涂刷有吸水层。本发明车辆停止后,护杠闭合可提升对毫米波雷达的保护性能,避免被人为损坏,通过防尘网可有效避免空气中的灰尘进入到机体内,可有效提升车距的检测精度,且通过导风管可对吹在机体表面的风进行导流,降低车辆行驶阻力,同时通过防水层可有效避免雨水渗透进机体内,可有效提升对毫米波雷达的保护,同时跟随风进入到机体内的水可通过排水口排出,同时空气中的湿气可通过吸湿盒进行吸收,使机体内始终保持干燥,同时吸湿盒可进行拆卸,使用更加的方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车距检测设备,特别涉及一种防尘防水效果好的车距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车距监控装置能以声音或者更为直观的显示告知驾驶员周围障碍物的情况,解除了驾驶员泊车、倒车和起动车辆时前后左右探视所引起的困扰,并帮助驾驶员扫除了视野死角和视线模糊的缺陷,提高驾驶的安全性。
而现有的车距检测装置多裸露在车身表面,缺乏一种对其进行保护的装置,同时现有的车距检测装置防尘防水的性能较差,为此,我们提出一种防尘防水效果好的车距检测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尘防水效果好的车距检测装置,车辆停止后,护杠闭合可提升对毫米波雷达的保护性能,避免被人为损坏,通过防尘网可有效避免空气中的灰尘进入到机体内,可有效提升车距的检测精度,且通过导风管可对吹在机体表面的风进行导流,降低车辆行驶阻力,同时通过防水层可有效避免雨水渗透进机体内,可有效提升对毫米波雷达的保护,同时跟随风进入到机体内的水可通过排水口排出,同时空气中的湿气可通过吸湿盒进行吸收,使机体内始终保持干燥,同时吸湿盒可进行拆卸,使用更加的方便,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防尘防水效果好的车距检测装置,包括机体和毫米波雷达,所述毫米波雷达固定安装在机体内腔,所述机体内腔壁表面固定涂刷有吸水层,所述毫米波雷达底部可拆卸连接有吸湿盒,所述机体底部固定连接有排水口,所述机体内腔一端固定焊接连接有防尘网,所述防尘网一侧表面固定焊接连接有免动力散热扇,所述机体外表面两端固定焊接连接有导轨,所述导轨一侧均活动连接有护杠,且护杠共设置有两组。
进一步地,所述机体内腔一端顶部固定焊接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一端固定连接有转盘,所述转盘表面活动缠绕有钢丝绳。
进一步地,所述转盘表面活动缠绕有钢丝绳,所述护杠一侧表面一端均固定焊接连接有滑轮。
进一步地,所述钢丝绳两端均绕过滑轮与护杠一侧表面另一端相连。
进一步地,所述毫米波雷达两侧固定开设有导风管,且导风管贯穿机体。
进一步地,所述机体上表面和下表面均固定粘贴连接有缓冲垫。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机体上表面和下表面均固定粘贴连接有缓冲垫,通过缓冲垫可有效提升对机体的缓冲效果,避免车辆在烂路行驶时,将振动传递到机体内腔,从而可有效提升机体的使用寿命,同时也使毫米波雷达对车距检测的更加的准确。
2.将电机与车辆内部电源相连接,在车辆行驶时,通过控制电机带动转盘进行转动,转盘通过表面缠绕的钢丝绳可拉动护杠在导轨上移动,车辆停止后,护杠闭合可提升对毫米波雷达的保护性能,避免被人为损坏。
3.行驶时,开启护杠可避免护杠对毫米波雷达发射的超声波进行阻挡,降低车距检测精度,护杠开启后,通过防尘网可有效避免空气中的灰尘进入到机体内,可有效提升车距的检测精度,同时风吹动免动力散热扇进行转动,通过免动力散热扇可加速对毫米波雷达的散热效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省全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河南省全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8647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