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旧路基交界处的铺设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386627.8 | 申请日: | 2019-05-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58238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20 |
发明(设计)人: | 张国伟;岳跃军;王建;吴文迪;于进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山市交通航务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C11/02 | 分类号: | E01C11/02;E01C19/16 |
代理公司: | 苏州华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32 | 代理人: | 徐典 |
地址: | 215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路段 定位槽 填充槽 路堤 交界处 结构层 沥青液 路基 铺设 改扩建工程 挡板 沉降变形 冷却凝固 路面破坏 气泡去除 竖直中心 线对称 震荡机 拉裂 病害 沉淀 预留 杂草 废物 倾倒 整洁 | ||
1.一种新旧路基交界处的铺设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路段一(1)、路段二(2)和连接板(7),包括如下步骤:
S1:将路段一(1)和路段二(2)周边的杂草废物进行清理,露出干净整洁的路面;
S2:将路段一(1)和路段二(2)之间预留填充槽(3);
S3:将路段一(1)的左侧开设出定位槽一(4);
S4:将路段二(2)的右侧开设出定位槽二(5),定位槽二(5)和定位槽一(4)以填充槽(3)的竖直中心线对称设置;
S5:路段一(1)和路段二(2)的表面均固定连接有挡板(6);
S6:在填充槽(3)的底部倾倒沥青液,并将第一层连接板(7)铺设在定位槽一(4)和定位槽二(5)的内壁中;
S7:待第一层沥青冷却凝固后,再在填充槽(3)内倾倒第二层沥青液,并在第二层沥青液冷却凝固前将第二层连接板(7)铺设在其上表面;
S8:待第二层沥青冷却凝固后,重复S7的步骤,完成第三层、第四层和第五层中沥青的填充以及连接板(7)的安放;
S9:在S8步骤中第五层沥青未冷却凝固之前将第六层连接板(7)安放其上,待此层沥青凝固后,再填充混凝土置于其上,使混凝土与路段一(1)和路段二(2)的高度相当并将路段一(1)和路段二(2)的上表面连接起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旧路基交界处的铺设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路段一(1)和路段二(2)的相对侧上均设有不规则凸起。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旧路基交界处的铺设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填充槽(3)的深度小于路段一(1)和路段二(2)的深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旧路基交界处的铺设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槽一(4)和定位槽二(5)内壁上也设有凸起。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旧路基交界处的铺设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6)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挡板(6)分别固设于路段一(1)和路段二(2)的前后侧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旧路基交界处的铺设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6)上表面的高度高于路段一(1)和路段二(2)的高度。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旧路基交界处的铺设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7)为V形板,且连接板(7)的开口朝上。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旧路基交界处的铺设方法,其特征在于:同一水平面上,两个相邻连接板(7)的间距不超过三十厘米。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旧路基交界处的铺设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填充槽(3)中的结构层不少于三层。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旧路基交界处的铺设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竖直方向上,两个相邻所述连接板(7)之间的间距不超过七厘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山市交通航务工程有限公司,未经昆山市交通航务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86627.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