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备两种推进方式的仿生乌贼跨介质航行器在审
申请号: | 201910386674.2 | 申请日: | 2019-05-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0767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0 |
发明(设计)人: | 苏浩鸿;蒋布辉;侯涛刚;张思洋;徐浩原;杨兴帮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主分类号: | B63G8/00 | 分类号: | B63G8/00;B63H11/08;B64C37/00;B64C39/0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济纬天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429 | 代理人: | 李会敬 |
地址: | 100083***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备 推进 方式 仿生 乌贼 介质 航行 | ||
1.一种具备两种推进方式的仿生乌贼跨介质航行器,所述具备两种推进方式的仿生乌贼跨介质航行器能够自水中起飞并可实现空中飞行或水下航行,其特征在于,所述具备两种推进方式的仿生乌贼跨介质航行器包括:
外壳体,所述外壳体内部中空,所述外壳体上设置有推进出水孔;
机翼(4),所述机翼设置在所述外壳体的外部;
尾翼(5),所述尾翼设置在所述外壳体的外部的一端;
气源(9);
推进系统,所述推进系统设置在所述外壳体内部并与所述气源连接,所述推进系统包括推进装置以及排水管道,所述推进装置包括推进装置壳体以及推进装置壳体内部的推进装置液体,所述推进装置壳体上设置有出水孔以及进气孔,所述进气孔与所述气源连接,所述出水孔与所述排水管道的一端连通,所述排水管道的另一端穿过所述推进出水孔设置;其中,
所述气源用于为所述推进系统提供气体,从而使所述推进装置壳体内部的推进装置液体经过所述排水管道自所述推进出水孔流出,从而为所述具备两种推进方式的仿生乌贼跨介质航行器提供动力。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备两种推进方式的仿生乌贼跨介质航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具备两种推进方式的仿生乌贼跨介质航行器进一步包括螺旋桨组件,所述螺旋桨组件安装在所述外壳体的远离所述尾翼的一端。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备两种推进方式的仿生乌贼跨介质航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体包括相互以可拆卸方式连接的第一壳体(1)以及第二壳体(2),所述第二壳体(2)上设置有所述推进出水孔,所述推进出水孔设置在所述第二壳体的临近所述尾翼的一端;
所述外壳体进一步包括密封槽,所述密封槽分布在所述第一壳体(1)与所述第二壳体(2)的接触面上;
所述对鳍组件(2)与所述腕鳍组件(3)设置在所述第一壳体(11)或所述第二壳体(12)上。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具备两种推进方式的仿生乌贼跨介质航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桨组件包括:
电机(7),所述电机(7)安装在所述外壳体上;
螺旋桨(6),所述螺旋桨(6)安装在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上。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备两种推进方式的仿生乌贼跨介质航行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外壳体上进一步设置有充气孔;
所述跨介质飞行器进一步包括充气管路以及设置在所述充气管路内的充气阀,所述充气管路一端与所述气源(5)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充气孔连通。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备两种推进方式的仿生乌贼跨介质航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推进装置壳体进一步包括:
储水内腔(10),所述储水内腔(10)内设置有能够在所述储水内腔(10)内移动的气液阻隔膜(63),所述气液阻隔膜(63)将所述出水内腔分隔成气体腔(621)以及液体腔(622);所述进气孔位于所述气体腔(621),所述出水孔位于所述液体腔(622);
二位二通电磁阀,所述二位二通电磁阀连通所述气源(5)以及所述储水内腔(62)的输入口。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具备两种推进方式的仿生乌贼跨介质航行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外壳体上进一步设置有注水孔;
所述具备两种推进方式的仿生乌贼跨介质航行器进一步包括注水系统,所述注水系统的输入端与所述储水内腔连接,所述注水系统的输出端与所述注水孔连通,所述注水系统用于为所述储水内腔提供液体。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具备两种推进方式的仿生乌贼跨介质航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注水系统包括:
供水离心泵,所述供水离心泵的输出端为所述注水系统的输入端;
单向阀,所述单向阀设置在所述供水离心泵与所述储水内腔(62)连通的管道上。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具备两种推进方式的仿生乌贼跨介质航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注水系统进一步包括第二两位两通电磁阀,所述第二两位两通电磁阀连通所述储水内腔的气体腔(621)。
10.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具备两种推进方式的仿生乌贼跨介质航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推进系统进一步包括流量计,所述流量计设置在所述排水管道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未经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86674.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