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氢水杯的整合式氢气产生器有效
申请号: | 201910386883.7 | 申请日: | 2019-05-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10199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23 |
发明(设计)人: | 林信涌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潓美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5B1/04 | 分类号: | C25B1/04;C25B9/67;C25B9/60;C25B15/08;C02F1/68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浩律师事务所 31280 | 代理人: | 陆叶 |
地址: | 201818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水杯 整合 氢气 产生器 | ||
一种具有氢水杯的整合式氢气产生器包含水箱、电解槽、整合式流道装置、湿化杯以及氢水杯。电解槽用以电解水箱中的电解水以产生含氢气体。其中,水箱、湿化杯及氢水杯分别耦合于整合式流道装置,以让水及含氢气体得以藉由整合式流道装置以特定的顺序流通于各元件间。湿化杯用以湿化含氢气体。氢水杯用以容置液体并将含氢气体输入至液体中以产生含氢液体。本发明藉由整合式流道装置取代管线的配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系关于一种含氢气体及含氢液体的产生器,尤指一种以一体成型的流道进行整合的具有氢水杯的整合式氢气产生器。
背景技术
自古以来,人类对于生命的延长投入众多的研究,许多医疗技术的开发,都是用来治疗疾病。然而,现今医疗技术的开发比起过去的被动治疗,更加着重在主动的预防医学,例如:保健食品的研究、遗传性疾病的筛检及对于危险因子避免的预防治剂等。除此之外,为了延长人类的寿命,许多抗老化、抗氧化的技术逐渐被开发,且广泛地被大众使用,包含有涂抹的保养品及抗氧化食品/药品等。
经研究发现:人类因各种原因,(比如疾病、饮食、所处的环境或生活习惯)产生地不安定氧(O+),亦称自由基(有害自由基)。自由基是一种带有一个单独不成对电子的原子、分子或离子,自由基会攻击人体细胞膜、细胞及组织来抢走其他原子的电子,而使体内产生连锁性的过氧化反应。过氧化反应会使人体内部产生退化性症候群,例如血管变得脆弱、脑细胞老化、免疫系统衰退、白内障、退化性关节炎、皮肤下垂及全身性老化。许多研究指出,富氢水的分子团小,因此很容易进入细胞通道而被吸收,并参与人体的新陈代谢,促进细胞排毒。饮用富氢水可以间接减少人体自由基的数量,达到酸性体质还原至健康的碱性体质,进而也达到消除慢性疾病和美容保健效果。
在现有技术中,含氢气体和含氢液体的产生多分别以专属的含氢气体产生器或含氢液体产生器所产生,这让使用者至少需要购买两种机器才能同时得到含氢气体及含氢液体。而且,现有的含氢液体产生器仅能产生含氢水而非其他种类的含氢液体。这是由于现有的含氢液体产生器系藉由电解电解水以电解离出含氢根后搜集富含有含氢根的电解水,之后进一步地将含氢根形成氢气于电解水中以形成所述的含氢水。这将让不喜欢喝水的使用者难以持续饮用含氢水,甚至打消了使用者使用的欲望。
此外,在现有技术中,产生器中的各个装置之间都需要以管路来连结,进而造成产生器的组装工序繁琐、配线复杂、体积不易缩小,且容易发生管路脱落、漏气、漏水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氢水杯的整合式氢气产生器,其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适用广泛,功能更加全面和多样,能有效解决先前技术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整合式氢气产生器,其特征在于包含:
一水箱,用以容纳一电解水;
一电解槽,用以电解该电解水以产生一含氢气体;
一整合式流道装置,设置于该水箱的上方,该整合式流道装置包含有一上盖及一下盖,该上盖与该下盖结合后分别形成一冷凝流道、一湿化流道及一输出流道,且该下盖为一体成型的结构,其中该下盖具有该冷凝流道所连通的一冷凝流道入口及一冷凝流道出口、该湿化流道所连通的一湿化流道入口及一湿化流道出口,以及该输出流道所连通的一输出流道入口及一输出流道出口,其中该冷凝流道入口用以接收该含氢气体;以及
一湿化杯,设置于该水箱的上方并嵌合该下盖,该湿化杯具有一湿化室,用以将该含氢气体湿化。
其中,该湿化杯连通该冷凝流道出口及该湿化流道入口,该湿化杯设置于该整合式流道装置与该水箱之间,且该湿化杯进一步具有一连通室,用以连通该整合式流道装置的该冷凝流道入口与该水箱,该电解槽容置于该水箱中并将产生的该含氢气体输出该水箱中,该含氢气体经由该连通室流至该整合式流道装置,且该连通室不与该湿化室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潓美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潓美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8688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