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模块化的供能装置及供能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387743.1 | 申请日: | 2019-05-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83115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02 |
发明(设计)人: | 陈劲;朱子钦 | 申请(专利权)人: | 清华大学 |
主分类号: | G05B19/048 | 分类号: | G05B19/048 |
代理公司: | 北京纪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5 | 代理人: | 刘美丽 |
地址: | 100084 北京市海淀区1***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供能装置 用能设备 备用能源系统 程序监测系统 能量监测系统 备用能源 储能系统 供能系统 通断系统 模块化 通信系统 供能 内控 安防系统 技术支撑 监控权限 能源供给 事件提供 中控系统 抓手 底线 失控 储存 监控 思维 能源 | ||
1.一种模块化的供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通信系统、供能系统、储能系统、内控系统、程序监测系统、能量监测系统、通断系统、安防系统、备用能源系统和中控系统;
所述通信系统用于建立所述供能系统、储能系统、内控系统、程序监测系统、能量监测系统、通断系统、安防系统、备用能源系统以及中控系统之间的信息交互方式;
所述供能系统包括产能模块和供能模块,所述产能模块用于产生供能装置和用能设备所需形式的能源,所述供能模块用于为供能装置和用能设备供应所需形式的能源;
所述储能系统用于储存所述供能装置的备用能源;
所述程序监测系统用于监测用能设备运行程序的信息,并通过所述通信系统将程序监测信息传送给所述内控系统和所述中控系统;
所述能量监测系统用于监测用能设备内能量流动的信息,并通过所述通信系统将能量监测信息传送给所述内控系统和所述中控系统;
所述内控系统用于根据设置的禁令触发条件对程序监测信息和能源监测信息进行监控;
所述通断系统根据所述内控系统和所述中控系统下达的指令控制供能装置和用能设备之间的通断;
所述安防系统用于监控和保护供能装置和用能设备的核心元件;
所述备用能源系统为被误关的用能设备提供备用能源;
所述中控系统对供能的所有环节进行监控,拥有最高控制权限,可以跨过任何环节对所有系统和模块直接下达指令,并直接控制所述安防系统和所述备用能源系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供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控系统包括数据库、信息处理模块和信息备份模块;
所述数据库用于存储禁令触发条件信息;
所述信息处理模块包括信息收集模块、信息判断模块、指令发送模块和指令执行模块,所述信息收集模块通过所述通信系统收集程序监测信息和能源监测信息;信息判断模块用于对比、分析和判定程序监测信息和能源监测信息是否满足禁令触发条件;所述指令发送模块用于根据所述信息判断模块的判定结果,通过所述通信系统发出指令控制所述通断系统;所述指令执行模块将信息上报所述中控系统并执行所述中控系统发出的指令;
所述信息备份模块用于备份信息以备审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库接受所述中控系统的更新指令;所述信息备份模块不接收任何指令和修改;所述通断系统接收所述中控系统和内控系统的指令,当所述中控系统和内控系统的指令矛盾时,服从所述中控系统;所述安防系统接收所述中控系统指令;所述备用能源系统接收所述中控系统指令。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供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系统包括通信系统Ⅰ和通信系统Ⅱ,所述通信系统Ⅰ建立所述内控系统和供能系统、储能系统、程序监测系统、能量监测系统、通断系统之间的信息交互方式,所述通信系统Ⅱ建立所述中控系统和供能系统、储能系统、内控系统、通断系统、安防系统、备用能源系统之间的信息交互方式;所述通信系统Ⅰ和通信系统Ⅱ均为独立的封闭系统。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产能模块包括产能模块Ⅰ和产能模块Ⅱ;所述供能模块包括供能模块Ⅰ和供能模块Ⅱ;
所述产能模块Ⅰ产生供能装置运行所需的能量,并通过所述供能模块Ⅰ为供能装置供能,所述产能模块Ⅱ产生用能装置运行所需的能量,并通过所述供能模块Ⅱ为用能装置供能;所述供能模块Ⅱ具有自隔离功能,在遇到异常状况时可以自行切断与外界的能量流动,防止供能装置被大密度能流反向击穿摧毁。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防系统包括安防系统Ⅰ、安防系统Ⅱ和量子通信模块;所述安防系统Ⅰ保护供能装置,所述安防系统Ⅱ保护用能设备的核心元件,当任何一方遇到异常状况时,所述安防系统Ⅰ和安防系统Ⅱ通过所述量子通信模块向对方发送信号并同步封锁供能装置和用能设备的核心元件,只有在所述中控系统的授权和控制下才能重新解锁;另外,所述安防系统具有自毁功能,当所述安防系统无法抵御外界入侵时,安防系统Ⅰ和安防系统Ⅱ自动摧毁保护对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清华大学,未经清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87743.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