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半月板修补缝合穿刺针在审
申请号: | 201910387996.9 | 申请日: | 2019-05-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5770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21 |
发明(设计)人: | 黄玮;王朋;杨文博;孟春庆;王洪;金盛阳;王泽;李灿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17/06 | 分类号: | A61B17/06;A61B17/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30022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半月板 修补 缝合 刺针 | ||
一种半月板修补缝合穿刺针,穿刺针包括针体、夹持器和调节螺栓,针体中空、两头通透且顶部设置斜锥形针尖,针尖与针体为一体成型;夹持器中部设置上下通透的连接孔,夹持器上垂直于连接孔在其孔壁下部朝一侧横向设置两头通透的螺孔;调节螺栓包括头部和杆部,杆部包括靠头部的螺纹段和尾部的光杆段;调节螺栓头部设在夹持器外、光杆段穿过螺孔伸入连接孔内、螺纹段与螺孔螺纹连接,螺孔中部设置可开合的夹持机构;针体底部嵌套在连接孔内固定。本发明可解决现有技术临床常用的由外向内缝合技术中,需另做切口以实现在关节囊外打结,牵拉半月板远离中心位置,操作难度高、耗时长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半月板缝合手术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半月板修补缝合穿刺针。
背景技术
针对常见疾病半月板撕裂,第13版《坎贝尔骨科学》中描述到常用的半月板修补技术有三种,分别为:由内向外缝合、由外向内缝合、全内缝合技术。各有优缺点,其中由外向内缝合主要的手术技术(Johnson)如图1至图4所示。
在关节镜观察下从外向内进针,将其穿过半月板缘和半月板碎块(如图1)。取出针芯,用腰穿针将特制的带线器送到关节内;经前入口用一把特殊的夹持器械将线头带到关节内,把线头拉进拉线器的环,同时退出针和穿线器,将有线的一头带出关节囊;重复上述操作,在距离第一针3-4mm处插入另一根针,再沿针插入带线器(如图2),再通过前入口将线的另一端引入关节内,用线环将其拉出(如图3),当针和拉线器再次拉出时,线的两头都在关节囊外,一个水平褥式缝合即完成(如图4)。
此种缝合技术采用垂直褥式缝合,强度高;缝合工具简单,20ml注射器枕头+0号PDSII缝线即可;适用于外侧半月板前角纵裂、放射状撕裂等,特别是前角囊肿切除后形成的缺损;于膝关节前外侧操作,神经血管损伤的风险小。被推荐为半月板后角的安全缝合法。
但是该技术存在一些问题:需另做切口以实现在关节囊外打结;牵拉半月板远离中心位置;将第一枚针头置入的PDSII缝线穿入第二枚针头置入的圈套器并将之引出体外的操作难度高,耗时长。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半月板修补缝合穿刺针,解决现有技术临床常用的由外向内缝合技术中,需另做切口以实现在关节囊外打结,牵拉半月板远离中心位置,操作难度高、耗时长的问题。
本发明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半月板修补缝合穿刺针,所述穿刺针包括针体、夹持器和调节螺栓,
所述针体中空、两头通透且顶部设置斜锥形针尖,所述针尖与所述针体为一体成型;
所述夹持器中部设置上下通透的连接孔,所述夹持器上垂直于所述连接孔在其孔壁下部朝一侧横向设置两头通透的螺孔;
所述调节螺栓包括头部和杆部,所述杆部包括靠头部的螺纹段和尾部的光杆段;
所述调节螺栓头部设在夹持器外、所述光杆段穿过螺孔伸入连接孔内、所述螺纹段与所述螺孔螺纹连接,
所述螺孔对侧位于连接孔孔壁上设置横伸向连接孔中心的固定夹持臂,对应所述固定夹持臂设置调节夹持臂,所述调节夹持臂一端与固定夹持臂相对、另一端端头内嵌轴承,所述调节螺栓的光杆段伸入轴承与所述轴承内圈紧配合连接;所述固定夹持臂靠悬臂端在一侧设置一体的竖向的固定延伸板,所述调节夹持臂靠悬臂端在所述固定延伸板对侧设置竖向的调节延伸板,所述调节夹持臂侧面与所述固定延伸板滑动配合连接,所述调节延伸板与固定夹持臂侧面滑动配合连接;
所述针体底部嵌套在连接孔内固定。
所述针体下部嵌套在连接孔内的上部焊接固定或粘接固定或过盈配合固定或螺纹连接固定。
所述固定夹持臂的固定端嵌入连接孔孔壁内固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未经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8799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