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半导体保护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10389113.8 | 申请日: | 2019-05-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1709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17 |
发明(设计)人: | 卢昭正 | 申请(专利权)人: | 卢昭正 |
主分类号: | H02H3/08 | 分类号: | H02H3/08;H02H7/20;H03K17/284;H01L27/02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泽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8 | 代理人: | 周鹤 |
地址: | 中国台湾台北市文山区***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半导体 保护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半导体保护装置,包括:第一半导体、第二半导体、第三半导体、第一电阻器、第二电阻器、第三电阻器、延时产生器、第一直流电源、第二直流电源、负载、第一开关及第二开关,构成一个具有负载发生过载或短路时使直流电源得到保护功能的应用电路,而且等同单一半导体的特征,可以避免负载两端发生过载或短路所造成的损害。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在直流电路应用过程中负载两端发生过载或短路时具有保护功能的半导体保护装置。
背景技术
如图1所示,为公知发明电池放电保护装置,自图中可知,第二半导体14的集极C连接第一集极电阻15的另一端及第一半导体12的闸极G,第一集极电阻15的一端连接电路正电端V+,第二半导体14的基极B连接第一基极电阻16的一端,第一基极电阻16的另一端连接电路负电端V-,图中的充电装置100在本发明中不涉及充电原理所以不予赘述;当电池11对负载200执行放电动作中发生过电流时,第一半导体12的漏极D及源极S之间电位急速上升,此时第二半导体14的基极B电位高于射极E而使第二半导体14导通,第一半导体12的闸极G的正电位等于第一半导体12的源极S的正电位,因此第一半导体12开路,此时第一半导体12的漏极电流断电流,以保护电池11因发生过电流而造成电池11的损坏,若欲解除第二半导体14的导通状态需将负载200解除,即可解除第二半导体14的导通状态,而恢复第一半导体12的正常状态,其缺点如下:
1. 将负载200两端造成短路的原因解除后,要设一个开关将负载200开路(Off),再将所设的开关导通(On) ,电池11才能再供电于负载200,因此造成增加装置成本及应用上的不便。
2. 若要恢复正常的电路功能,将负载200两端造成短路的原因解除后,再重新将电池11送电,也要增加一个开关,造成增加装置成本及应用上的不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
本发明应用第—半导体、第二半导体、第三半导体及延时产生器,达到等同单一半导体功能的三电极特征,而且能在直流电源电路供电中发生负载短路时使直流电源得到保护。
为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半导体保护装置,其应用于直流电路,当该直流电路的负载发生过载或短路时,其使该直流电路得到保护,该半导体保护装置包括:一第一半导体,具有一汲极、一源极及一闸极;一第二半导体,具有一集极、一射极及一基极,该第二半导体的集极连接该第一半导体的闸极,该第二半导体的射极连接该第一半导体的源极;一第三半导体,具有一集极、一射极及一基极,该第三半导体的射极连接该第二半导体的射极,该第三半导体的集极连接该第二半导体的基极;一第一电阻器,具有两个连接端,该第一电阻器的一端连接该第一半导体的闸极及该第二半导体的集极;一第二电阻器,具有两个连接端,该第二电阻器的一端连接该第一半导体的汲极成为第二端,该第二电阻器的另一端连接该第二半导体的基极及该第三半导体的集极;一第三电阻器,具有两个连接端,该第三电阻器的一端连接该第三半导体的基极;一延时产生器,具有启动第一半导体由开路转为导通的功能,并且具有正电压端、正电压输出端及接地端,该正电压端连接该第一电阻器的另一端成为第一端;该正电压输出端连接该第三电阻器的另一端;该接地端连接该第三半导体的射极、该第二半导体的射极及该第一半导体的源极成为第三端;第一直流电源、第二直流电源及负载,该第一直流电源的正电端连接该负载,该负载另一端连接该第二端,该第一直流电源的负电端连接该第三端,该第二直流电源的正电端连接该第一端,该第二直流电源的负电端连接该第三端;及第一开关与第二开关,该第一开关位于该第一直流电源与该负载之间,该第二开关位于该第二直流电源与该第一端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卢昭正,未经卢昭正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8911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