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车载摄像头融合GPS流速的事故车道判别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389474.2 | 申请日: | 2019-05-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79156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25 |
发明(设计)人: | 李炎炎;杜玉龙;龙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大学 |
主分类号: | G08G1/01 | 分类号: | G08G1/01;G08G1/04;G08G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65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道 车载摄像头 后方车辆 事故发生 驾驶员提醒 摄像头 车道信息 流速判断 人工审核 时间变换 实时路况 提醒服务 信息传递 语音预警 预警平台 行车安全 融合 浮点 前置 拥堵 预警 路段 占用 畅通 传递 检测 交通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车载摄像头融合GPS流速的事故车道判别方法。本发明首先利用三种事故车道判别方法来判断事故发生后占用的车道信息(利用车载前置摄像头对实时路况进行检测,以及利用车道动态浮点GPS流速判断畅通车道和事故车道),然后将这些信息传递给预警平。经人工审核后,根据车载APP传递的GPS位置信息,预警平台经过计算,对事故发生点之后100m~2000m路段范围内的后来车辆进行提醒服务。信息的提醒载体为车载APP,后方车辆APP及时语音预警,给予后方车辆驾驶员提醒,使其有充足的时间变换车道。极大程度上提高了行车安全、避免了交通拥堵和次生事故。
技术领域
发明属于智能交通、无人驾驶领域,主要涉及一种基于车载摄像头融合GPS流速的事故车道判别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的技术手段能够检测路段的通行状况,能够提前告诉用户前方路段是否出现拥堵,以便用户提前更换行车路径,避免时间的消耗,但是对于不能随意变换路线的高速公路,目前尚无技术手段告诉驾驶员前方拥堵路段具体哪条车道拥堵,哪条车道畅通,驾驶员往往行驶至事故发生点才发现拥堵,但是此时变换车道变得异常的困难且危险,并且造成事故路段更加拥堵。
由于目前尚无技术手段告知事故路段后方车辆前方车道通行状况,后车因不能及时避开此车道而造成行驶危险系数陡升,同时给前车驾驶员设置车辆事故预警标示造成极大地危险和难度。
对于未来的无人驾驶车辆,提前预知前方道路交通信息,会给无人车辆控制系统充足的时间去规划新的行车路径,同时能够将事故信息传输给平台,平台管理人员能够及时做出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本发明是为了解决高速公路上出现交通事故时,为避免造成次生灾害和严重拥堵情况,通过车载APP 语音预警,及时的将前方拥堵车道告知后方来车,使后方来车有充足的的时间去变换车道,不必等到行驶到事发地时才紧急的改变车道,造成拥堵和次生灾害。
一种基于车载摄像头融合GPS流速的事故车道判别方法包括两种基于前置摄像头的事故车道判别方法,一种用于佐证精确地计算动态浮点GPS流速方法。
基于事故车辆自身(若事故车辆发生的事故不严重,仍能传输信息)前置摄像头判断事故车道。
基于后方车辆前置摄像头,通过判断前方车辆驾驶员设置的三角警示牌和剧烈撞击后碎片残渣来判别事故车道。
预警平台利用动态浮点GPS流速来精确畅通车到和事故阻塞车道,以达到佐证前述两种方法的检测结果,使其更加准确。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事故车道判别模块所包含的三个检测方法。
图2为本发明的预警平台功能原理。
图3为本发明的事故车道判断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步骤1:如图3,当后台通过动态的浮点GPS流速检测某一路段出现拥挤时,开始准备收集现场的相关路况信息。
步骤2:如图1,收集路况信息主要来自三个模块,首先通过事故车辆自身(若事故车辆发生的事故不严重,仍能传输信息)携带的传感器(如胎压传感器、发动机曲轴转速传感器、加速度等传感器)来检测车辆所出现的故障、事故信息,不同的传感器检测项目不一样,因此能够得到准确的事故信息,同时利用事故车辆的前置摄像头,经图像处理后判断事故车辆自身所处车道(若在应急车道则不会出现拥堵),利用车载APP将事故车辆的GPS位置信息和所处车道信息传递给预警平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大学,未经四川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8947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