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改善直接空冷机组炉后来风情况下换热能力的防风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910389725.7 | 申请日: | 2019-05-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74004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27 |
发明(设计)人: | 李长松;顾红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F28B1/00 | 分类号: | F28B1/00;F28B9/00;F22D1/50 |
代理公司: | 西安智大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61215 | 代理人: | 王晶 |
地址: | 710049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空冷平台 除氧间 锅炉房 直接空冷机组 防风装置 换热能力 煤仓间 风机 支撑柱上表面 热空气回流 风机抽力 钢架结构 空气流量 支撑钢架 自然条件 蒸汽机 挡风墙 支撑柱 减小 旋涡 引风 前排 电厂 墙壁 厂房 外围 支撑 | ||
1.一种改善直接空冷机组炉后来风情况下换热能力的防风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柱(1),支撑柱(1)上表面设支撑钢架结构(2),钢架结构(2)支撑整个空冷平台(3),所述的空冷平台(3)四周设置有挡风墙(4),所述的空冷平台(3)一侧为锅炉房,锅炉房与空冷平台(3)之间的底部安装有除氧间(7),所述的锅炉房的侧墙壁(9)和除氧间(7)顶之间设置有引风台(8),除氧间(7)两侧安装有蒸汽机房(5)和煤仓间(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善直接空冷机组炉后来风情况下换热能力的防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空冷平台(3)上表面为换热器(23),所述的挡风墙(4)高度超出换热器(23)顶部6m或者6m以上距离。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善直接空冷机组炉后来风情况下换热能力的防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引风台(8)外表面安装有彩钢板,引风台(8)的底部起于除氧间(7)顶端,顶部在锅炉房(9)顶向下36%左右的位置,引风台(8)长度与单栋锅炉房长度等长,引风台(8)宽度为长度的3/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善直接空冷机组炉后来风情况下换热能力的防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引风台(8)的两侧面搭建脚手架,脚手架之间设置有倾斜的桁架结构(12),所述的脚手架与桁架结构(12)之间通过回转扣件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改善直接空冷机组炉后来风情况下换热能力的防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桁架结构两端弯曲,分别焊接承接板并固定于除氧间(7)的顶部以及锅炉房(9)的侧墙壁。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善直接空冷机组炉后来风情况下换热能力的防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引风台(8)顶部由桁架结构(12)支撑,桁架结构(12)包括弦杆(22)和腹杆(21),弦杆(22)之间距离为1.4m,腹杆(21)通过铰接连接各个弦杆(22),弦杆(22)整体为直杆,在两端弯曲并分别焊接于固定于锅炉房(9)侧墙壁以及除氧间(7)顶的第一外承接板(15)上,桁架结构(12)沿着底部向上每隔1.5m焊接一个三棱柱卡座(13),口字钢梁(11)焊接于卡座(13)和桁架结构(12)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善直接空冷机组炉后来风情况下换热能力的防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锅炉房侧壁(9)以及除氧间(7)顶上分别设置第一内承接板(16)和第二内承接板(20),每个内承接板一侧表面上焊接四根表面为螺纹的钢柱(17),钢柱浇灌于锅炉房侧壁(9)以及除氧间(7)顶的混凝土中,锅炉房侧壁(9)上的第一内承接板(16)竖直,除氧间(7)顶的第二内承接板(20)水平,第一内承接板(16)和第二内承接板(20)的另一侧表面焊接(12)根螺栓,第一内承接板(16)和第二内承接板(20)分别与设置在锅炉房侧壁(9)以及除氧间(7)上的第一外承接板(15)和第二外承接板(19)相连,第一外承接板(15)和第二外承接板(19)上对应第一内承接板(16)和第二内承接板(20)上的螺栓钻12个孔,通过12根螺栓将内外承接板连接并固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交通大学,未经西安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89725.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高温工业炉蓄热式燃烧系统
- 下一篇:一种大容量冷凝换热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