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太阳能的联合干燥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10390300.8 | 申请日: | 2019-05-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60642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30 |
发明(设计)人: | 翟慧星;姜天赫;刘奥博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建筑大学 |
主分类号: | F26B23/10 | 分类号: | F26B23/10;F24S20/40;F24S10/30;F24S60/30;F25B2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商泰律师事务所 11255 | 代理人: | 孙洪波 |
地址: | 100044***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太阳能 联合 干燥 系统 | ||
1.一种基于太阳能的联合干燥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太阳能集热器、热泵机组、高温储罐、低温储罐、干燥子系统和换热器,所述热泵机组包括:回路连接的压缩机、冷凝器、节流阀和蒸发器,所述蒸发器分别与太阳能集热器和换热器连接,所述冷凝器分别与高温储罐和低温储罐连接;
所述的太阳能集热器与所述的换热器和热泵机组依次连接构成第一回路,用于通过所述的太阳能集热器吸收热能,并分别对所述的换热器和热泵机组提供第一温度和第二温度的热能;
所述的换热器分别与所述的高温储罐、干燥子系统和低温储罐依次连接构成第二回路,用于将来自所述低温储罐中的导热循环水经所述换热器进行换热后存储于所述高温储罐中;
所述的热泵机组分别与所述的高温储罐、干燥子系统和低温储罐依次连接构成第三回路,用于将来自所述的低温储罐中的导热循环水经热泵机组进行换热后存储于所述高温储罐中;
所述的太阳能集热器中的导热流体为水或油;
白天日照充足时,太阳能集热器将90℃的热能通过导热油或水于换热器内传递至干燥回路的导热循环水,降温后的导热油或水经热泵蒸发器进入太阳能集热器吸收热量,升温后的导热循环水进入高温储罐并引入干燥子系统释放热量,为烘干箱提供热风,降温后导热循环水进入低温储罐后被引入换热器中吸收热量;
白天日照不足时,第一回路、第二回路和第三回路同时工作,太阳能集热器将60℃的热能通过导热油或水于换热器内传递至干燥回路的导热循环水,降温后的导热油或水经热泵蒸发器进入太阳能集热器吸收热量,升温至50℃导热循环水进入高温储罐并引入干燥子系统释放热量,为烘干箱提供热风,降温后的导热循环水进入低温储罐后被分别引入换热器和热泵冷凝器,一部分低温导热循环水于换热器中吸收热量后进入高温储罐,另一部分低温导热循环水于热泵冷凝器中被加热后,进入高温储罐,其中,热泵机组的有机工质于蒸发器中吸收来自换热器的第二温度热能,经压缩机成为高温高压状态,在冷凝器中将热量释放至导热循环水,经节流阀后,恢复至进入蒸发器前的低温低压状态;
夜晚高温储罐的高温导热循环水充足时,高温储罐中的高温导热循环水引入干燥子系统释放热量,为烘干箱提供热风,降温后的导热循环水进入低温储罐;
夜晚高温储罐热水不足时,启动热泵机组,高温储罐中的高温导热循环水引入干燥子系统释放热量,为烘干箱提供热风,降温后的导热循环水进入低温储罐,低温储罐中的低温导热循环水引入热泵机组的冷凝器中,被加热至所需温度后,进入高温储罐,其中,热泵机组的工质于蒸发器中吸收来自环境的热量,经压缩机成为高温高压状态,在冷凝器中将热量释放至导热循环水,经节流阀后,恢复至进入蒸发器前的低温低压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温度高于所述第二温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系统还包括多个循环泵,所述的循环泵用于调节流量以及维持流体流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干燥子系统包括风机和盘管;
所述的盘管用于与所述的高温储罐和低温储罐连接,所述的风机用于吹送热风至干燥室用于烘干。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干燥子系统的盘管设计外翅片,干燥子系统的工作温度为30-10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蒸发器的温度为20-40℃,所述冷凝器的温度为60-100℃。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太阳能集热器为平板式太阳能集热器或真空管式太阳能集热器,所述平板式太阳能集热器的吸热板和所述真空管式太阳能集热器的真空管涂有选择性吸收涂层,集热温度为60-100℃,所述的太阳能集热器中的导热流体为水或油。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换热器为管壳式换热器,管侧为太阳能集热高温流体,壳侧为被加热的导热循环水。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高温储罐和低温储罐的工作温度均为30-100℃,耐压均为1.6MPa。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建筑大学,未经北京建筑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90300.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用途的干燥房
- 下一篇:一种立式连续高温电磁加热方法及系统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