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微流控芯片的进样腔及单指标微流控芯片在审
申请号: | 201910391250.5 | 申请日: | 2019-05-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24758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16 |
发明(设计)人: | 许行尚;杰弗瑞·陈;于沛;孙威严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岚煜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L3/00 | 分类号: | B01L3/00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彭英 |
地址: | 211122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导气槽 微流控芯片 导流区 气体聚集 进样腔 透气孔 进样 单指标 宽边侧壁 气泡产生 扇形设置 出液口 位置处 芭蕉 侧壁 池口 紧靠 排出 血池 窄边 连通 贯通 | ||
1.一种用于微流控芯片的进样腔,包括滤样池以及设置在滤样池池口的进样部分;滤样池呈芭蕉扇形设置,且滤样池的出液口设置在窄边侧壁,而滤样池的池底设置有导流区;进样部分设置有透气孔,其特征在于,所述滤样池的池底在紧靠着宽边侧壁的位置处,对应于每一个透气孔,均设置有一个导气槽,各导气槽与导流区之间设置有气体聚集区;
各导气槽能够与相应的透气孔贯通,同时各导气槽通过气体聚集区与导流区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微流控芯片的进样腔,其特征在于,导流区在滤样池的池底,按照流体流向,至少分隔成两个流体能够相互连通的区域;在每一个导流区,均具有若干呈聚拢状分布的导流条,且处于流体流向前端的导流区中导流条的分布密度小于处于流体流向后端的导流区中导流条的分布密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微流控芯片的进样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滤样池的池底按照流体流向依次设置有第一导流区、第二导流区;
所述的第一导流区所具有的导流条包括两类,分别为一级导流体、次级导流体;一级导流体、次级导流体均为棱条凸起,且一级导流体的横截面尺寸大于次级导流体的横截面尺寸,而一级导流体的长度与次级导流体的长度一致;相邻的两条一级导流体之间,均匀分布有若干次级导流体;
所述的第二导流区,在与一级导流体对应的位置处,均沿着一级导流体的长度延伸方向,布置有一根导流条;第二导流区的导流条为棱条凸起,且第二导流区棱条凸起的横截面尺寸不大于一级导流体的横截面尺寸。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微流控芯片的进样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气槽具有三个;
各导气槽紧靠着滤样池宽边侧壁的一端与进样部分所设置的三个透气孔一一对应贯通,而导气槽的另一端缺口设置,与气体聚集区贯通;
第一导流区具有3条一级导流体,而第二导流区具有三条导流体;且第二导流区棱条凸起的横截面尺寸与一级导流体的横截面尺寸一致。
5.一种单指标微流控芯片,包括芯片本体,芯片本体上设置有进样腔、定量反应腔、混匀腔以及废液腔;所述进样腔包括滤样池以及设置在滤样池池口的进样部分;滤样池呈芭蕉扇形设置,且滤样池的出液口设置在窄边侧壁,而滤样池的池底设置有导流区;进样部分设置有透气孔,其特征在于,所述滤样池的池底在紧靠着宽边侧壁的位置处,对应于每一个透气孔,均设置有一个导气槽,各导气槽与导流区之间设置有气体聚集区;
各导气槽能够与相应的透气孔贯通,同时各导气槽通过气体聚集区与导流区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单指标微流控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芯片本体为三片式结构,包括从上到下依次叠层的上层芯片、中层芯片以及下层芯片;
所述的定量反应腔,一端贯通设置有反应试剂输入微流道,另一端则贯通设置有反应试剂输出微流道;且定量反应腔分体设置为上、下两个部分,对应为上部反应腔、下部反应腔;其中:
上部反应腔、反应试剂输入微流道、反应试剂输出微流道均设置于中层芯片的背面,而下部反应腔则设置于下层芯片的正面;反应试剂输入微流道、反应试剂输出微流道分别与上部反应腔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单指标微流控芯片,其特征在于,上部反应腔内设置有包被抗体;下部反应腔内设置有荧光标记抗体。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单指标微流控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腔呈橄榄形,通过沿着流体流向布置的两个弧形壁面围合而成,且弧形壁面趋近于半圆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岚煜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南京岚煜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91250.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微米粒子分选微流控器件
- 下一篇:微流控基板、芯片及检测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