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自驱动外涵道环形扇叶压缩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910391381.3 | 申请日: | 2019-05-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05544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12 |
发明(设计)人: | 黄秀全;王丁喜;曹东明;钱文韬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北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F02K3/072 | 分类号: | F02K3/072;F02K3/077;F02K3/075 |
代理公司: | 兰州振华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2102 | 代理人: | 张瑾 |
地址: | 710072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外涵道 内涵道 涡扇发动机 结构布局 旋转构件 压缩装置 涵道 发动机 独立电机驱动 导流叶片 涵道机匣 控制机制 连续调节 轴向位置 转盘轴承 子叶片 自驱动 扇环 扇叶 叶片 进口 优化 | ||
1.一种自驱动外涵道环形扇叶压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发动机的内涵道,设置于所述内涵道外侧的涵道为第三外涵道,在第三外涵道内的进口导流叶片和静子叶片之间设有旋转构件,旋转构件通过转盘轴承设置在第三外涵道的涵道机匣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驱动外涵道环形扇叶压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旋转构件包括环形支撑架,环形支撑架具有内、外壁,在环形支撑架内壁上设有扇叶,在环形支撑架外壁上设有电磁装置;环形支撑架通过一对转盘轴承设置在第三外涵道的外机匣上,与所述电磁装置对应的外机匣上还设有电机静子;所述电磁装置与电机静子的磁极均沿周向阵列排布,电磁装置与电机静子的极性相反。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驱动外涵道环形扇叶压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转盘轴承的轴承间隙小于叶尖间隙,叶尖间隙指所述扇叶与第三外涵道的内机匣间隙。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驱动外涵道环形扇叶压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旋转构件包括环形支撑架,环形支撑架具有内、外壁,在环形支撑架内壁上设有电磁装置,在环形支撑架外壁上设有扇叶;环形支撑架通过一对转盘轴承设置在第三外涵道的内机匣上,与所述电磁装置对应的内机匣上还设有电机静子,所述电磁装置与电机静子的磁极均沿周向阵列排布,电磁装置与电机静子的极性相反。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自驱动外涵道环形扇叶压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转盘轴承的轴承间隙小于叶尖间隙,叶尖间隙指扇叶与第三外涵道的外机匣间隙。
6.如权利要求2-5任一所述的自驱动外涵道环形扇叶压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磁装置为永磁体或电机转子线圈。
7.如权利要求2-5任一所述的自驱动外涵道环形扇叶压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转盘轴承为圆柱滚子轴承。
8.如权利要求2-5任一所述的自驱动外涵道环形扇叶压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流叶片配合旋转构件转速进行安装角度调整,使旋转构件的扇叶获得最佳的来流攻角。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驱动外涵道环形扇叶压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旋转构件与机匣之间的间隙设有篦齿,所述的篦齿封严降低空气泄漏流动。
10.如权利要求1、2、3、4、5、9任一所述的自驱动外涵道环形扇叶压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三外涵道的流量在0~60%整机流量的范围内变化;所述第三外涵流量为0时,第三外涵处于关闭状态,此时飞机处于超声速巡航或机动状态;当第三外涵流量为60%整机流量时,发动机处于大涵道比的状态,即飞机处于亚音巡航状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北工业大学,未经西北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91381.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