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氯氧铋/铋/氮化碳三元复合材料光催化剂的合成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910391664.8 申请日: 2019-05-13
公开(公告)号: CN110152707A 公开(公告)日: 2019-08-23
发明(设计)人: 崔小强;张丹彤 申请(专利权)人: 吉林大学
主分类号: B01J27/24 分类号: B01J27/24;B01J37/08;B01J37/10;C02F1/30;C02F101/34;C02F101/36;C02F101/38
代理公司: 杭州求是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0 代理人: 黄欢娣;邱启旺
地址: 130012 吉*** 国省代码: 吉林;2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合成 氯氧铋 氮化碳 金属铋 光催化剂 三元复合材料 十六烷基三甲基氯化铵 表面等离子体效应 复合光催化材料 表面等离激元 氮化碳材料 光催化降解 原位合成法 催化活性 共振效应 控制合成 异质结构 原位合成 罗丹明B 薄片状 硝酸铋 乙二醇 染料 水热 测试 成功
【说明书】:

发明公开了一种氯氧铋/铋/氮化碳(BiOCl/Bi/C3N4)三元复合材料光催化剂的合成方法。本发明主要通过原位合成法合成了含有金属铋的氮化碳/氯氧铋复合光催化材料。在初步合成薄片状氮化碳后,通过原位水热的方法,在控制合成温度及合成时间的同时,控制硝酸铋、十六烷基三甲基氯化铵以及乙二醇的含量,成功的在合成氯氧铋的同时合成具有表面等离子体效应的金属铋。并使用罗丹明B染料对其光催化降解性质进行了测试。本发明成功的在氮化碳材料上原位合成了氯氧铋以及金属铋的异质结构,通过金属铋的表面等离激元共振效应提高光催化剂的催化活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清洁可持续新型能源制备应用领域,特别涉及氯氧铋/铋/氮化碳(BiOCl/Bi/C3N4)三元复合材料。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的重工业企业越来越多,伴随着大量的工业废水及工业重离子的产生,比如铬离子、镉离子和汞离子等,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如果工业废水危及到了水源,就会感染农田造成农作物重金属超标,严重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目前,光催化降解工业重金属是一种可持续发展,非常有前景的解决环境污染的方式。已经有大量的光催化剂被发现,比如二氧化钛、三氧化钨以及三氧化二铁等。但是仍然没有非常成熟的,既廉价又高效、稳定的催化剂被合成。

在所有的催化剂中,氮化碳是一种环境友好的、合成方式简单且容易被批量合成的光催化剂,但是传统的氮化碳比表面积较小,光激发载流子利用率低,限制了氮化碳的光催化应用前景。热氧化法是一种有效的提高氮化碳比表面积的方法,但是经过热氧化后的薄片状氮化碳吸光范围变窄,又限制了它的实际应用价值。因此,前人做了大量的材料复合工作,以期获得吸光范围大,高效廉价的光催化材料。

其中,氮化碳和氯氧铋的复合材料获得了关注,并发表了大量的研究工作,氮化碳和氯氧铋的异质结构可以形成Z型催化剂的结构,氮化碳的电子和氯氧铋的空穴复合,成功有效的分离了异质结表面的载流子,很大程度的提高了光催化性质。但是二者同为宽带隙半导体,吸光范围非常有限,因此,金属铋的引入极为重要。金属铋在半导体的表面上呈现出表面等离子体增强效应,在全波段太阳光范围内呈现出光的有效吸收。目前的氯氧铋/铋/氮化碳复合材料采用分步合成法,导致在纳米范围内,无法实现铋金属和半导体的有效接触,限制了其等离子体增强效应。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采用原位合成法,合成了几纳米的金属铋,并紧密连接于氯氧铋的表面以及氯氧铋和氮化碳的界面。不仅实现了表面等离子有效增强,还诱导了Z型催化剂的电子传输增强。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氯氧铋/铋/氮化碳(BiOCl/Bi/C3N4)三元复合材料光催化剂的合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5~10g三聚氰胺放在坩埚中,一起放入马弗炉中,以2摄氏度/分钟速度升温至550摄氏度,并保温4个小时,自然冷却后得到黄色粉末。

(2)将(1)中得到的黄色粉末称取0.4g放入15×5cm2的瓷舟中,均匀分散,放入马弗炉中,以5摄氏度/分钟升温至500摄氏度,并保温2个小时,自然冷却后得到白色粉末。

(3)称量0.09g(2)中白色粉末,加入15ml水,超声30分钟以充分分散。标为溶液A。称量0.01~0.1g硝酸铋,加入15ml乙二醇,超声溶解,标为溶液B。称量0.1g十六烷基三甲基氯化铵,加入5ml乙二醇,超声溶解,标为溶液C。将溶液B逐滴加入到溶液A中,搅拌1~2个小时后逐滴加入溶液C,继续搅拌10分钟后停止搅拌。

(4)将(3)中所得溶液转移至50ml反应釜,放入马弗炉中,25~40分钟升温至180摄氏度,保温两个小时。自然冷却后离心得到固体粉末,并置于鼓风干燥烘箱中,100摄氏度下干燥5~24个小时。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林大学,未经吉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9166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