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无磷脱脂剂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392111.4 | 申请日: | 2019-05-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06510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09 |
发明(设计)人: | 邓华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邓华斌 |
主分类号: | C23G1/24 | 分类号: | C23G1/2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10005 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区***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无磷脱脂剂 制备 低泡表面活性剂 超支化聚醚胺 清洁度 聚氧乙烯醚 金属材料 多元酸盐 金属表面 清洁效率 水溶性硅 脱脂 磺酸基 硼酸钠 碳酸钠 硝酸钠 椰油胺 重量份 组份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磷脱脂剂,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重量份的组份制成:多元酸盐5‑10份、超支化聚醚胺10‑15份、低泡表面活性剂10‑20份、磺酸基椰油胺聚氧乙烯醚5‑10份、硼酸钠5‑10份、硝酸钠1‑5份、碳酸钠2‑6份、水溶性硅元素2‑5份、水40‑60份。本发明还公开了所述无磷脱脂剂的制备方法。本发明公开的无磷脱脂剂能大大提高金属表面清洁度,提高清洁效率,环境污染小,使用安全方便,脱脂率高,对金属材料无腐蚀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精细化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无磷脱脂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人类文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与金属材料关系十分密切,金属材料是时代的显著标志。现代种类繁多的金属材料已经成为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其作为一种人们再生产生活设备中经常使用的材料,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往往需要对设备进行加油等操作,导致金属材料表面附着较多油脂。另外,如果其长期在无防护环境下使用,表面又会沾染较多灰尘,这些油脂和灰尘不仅会阻碍金属材料表面磷化膜的形成,而且会影响涂层的结合力和耐蚀性。因此,在金属材料的表面处理工艺中,脱脂工序是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
脱脂剂是在金属表面处理脱脂工序中必不可少的一种试剂,其在工业生产上有着广泛应用,能有效除去材料表面黏附的油污及灰尘。目前常见的脱脂剂的成分中仍以三聚磷酸钠为代表的聚磷酸盐为主,这是因为聚磷酸盐不仅能软化硬水,而且能捕捉污垢中所含的各种金属成分,使污垢在洗涤过程中得到解离,从而改善洗涤性能。但是由于其含有磷,易引起水体富营养化,此类脱脂剂废液的排放易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现有技术中也出现了以氢氧化钠、氢氧化钾这些强碱性物质外加十二烷基苯磺酸钠等表面活性剂为主要成分的脱脂剂,这类脱脂剂通过皂化、乳化作用可以有效除去材料表面的油脂,但强碱性物质易对金属材料表面自身形成的保护膜产生腐蚀作用,阴离子表面活性剂起泡能力强会降低清洗设备的利用率。
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公开号CN 101519785A公开了一种金属表面脱脂剂及其使用方法,该脱脂剂配方中不含有硅酸盐,因而有利于轧钢镀锌板的脱脂,能保障镀锌质量。但是,该专利的配方成份中含有大剂量的发泡丰富的表面活性剂并且未添加消泡剂,脱脂过程产生过多的泡沫不容易处理,增加成本并且影响脱脂效果。
因此,研制一种环境污染小,使用安全方便,脱脂率高,对金属材料无腐蚀性的无磷脱脂剂是业内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发明提供一种无磷脱脂剂及其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简单易行,原料易得,价格低廉,适合规模化生产;制备得到的无磷脱脂剂能大大提高金属表面清洁度,提高清洁效率,环境污染小,使用安全方便,脱脂率高,对金属材料无腐蚀性。
为达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无磷脱脂剂,包括如下重量份的组份制成:多元酸盐5-10份、超支化聚醚胺10-15份、低泡表面活性剂10-20份、磺酸基椰油胺聚氧乙烯醚5-10份、硼酸钠5-10份、硝酸钠1-5份、碳酸钠2-6份、水溶性硅元素2-5份、水40-60份。
进一步地,所述多元酸盐选自甘草酸钠、木质素磺酸钠、柠檬酸钠、苹果酸钠中的任意一种或几种以任意的混合;
进一步地,所述低泡表面活性剂选自肥皂水、脂肪酸甲酯乙氧基化物、十八烷醇聚氧乙烯醚中的任意一种或几种以任意的混合。
进一步地,所述无磷脱脂剂还包括外加剂,所述外加剂由如下重量份的成分混合而成:N-(3-氨基丙基)二乙醇胺3-8份、2-(二乙醇胺基)乙磺酸钠10-15份、乙二胺四乙酸三乙醇胺盐10-15份。
进一步地,所述外加剂重量的掺比为1:(50-60)。
进一步地,所述磺酸基椰油胺聚氧乙烯醚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椰油胺聚氧乙烯醚、N-氯牛磺酸加入到有机溶剂中,在60-80℃下搅拌反应4-6小时,后旋蒸除去溶剂,用乙醚洗涤产物3-5次,后旋蒸除去乙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邓华斌,未经邓华斌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9211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