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烟碱的测定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392646.1 | 申请日: | 2019-05-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31417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19 |
发明(设计)人: | 刘宝亮;壮亚峰;曹桂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工学院 |
主分类号: | G01N21/33 | 分类号: | G01N21/33 |
代理公司: | 常州佰业腾飞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31 | 代理人: | 高姗 |
地址: | 213032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烟碱 吸光度 标准曲线 双酚S 表面活性剂 分光光度法 烟碱溶液 偏碱性 绘制 检测技术领域 待测样品 定量检测 光谱分析 浓度测定 络合物 构建 痕量 灵敏 检测 | ||
本发明属于光谱分析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烟碱的测定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烟碱标准曲线的绘制:向容器中加入双酚S溶液,加入偏碱性的pH缓冲溶液,然后加入表面活性剂、标准浓度的烟碱溶液,混合后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吸光度,以烟碱浓度为横坐标、吸光度为纵坐标绘制烟碱标准曲线;(2)样品浓度测定:取待测烟碱溶液加入另一容器中,向该容器中加入双酚S溶液、偏碱性的pH缓冲溶液,然后加入表面活性剂,混合后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吸光度,将测得的吸光度值对应于标准曲线中,得待测样品烟碱浓度。本发明利用烟碱和双酚S生成新的络合物,构建了一个常温、简便、灵敏的检测体系,实现了对痕量烟碱的定量检测。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光谱分析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烟碱的测定方法。
背景技术
烟碱(nicotine),又称尼古丁,化学名称为1-甲基-2-(3-氮杂苯基)氮杂环戊烷。烟碱由一个吡啶环和一个氢化吡咯环构成,由于分子中两个氮都显碱性,故一般能与2mol酸形成盐。结构中含有一个不对称碳原子,为弱二级碱,其最多可以获得两个质子。因此烟碱一般以游离态、单质子态和双质子态三种形式存在。烟碱的毒性很大,对神经中枢具有兴奋作用,是吸烟成瘾的物质基础,其含量大小及对人类健康的影响已成为烟草及其制品质量控制的重要指标。烟碱又具有诸多的使用价值,是一种高效低毒的天然杀虫剂,并可作为化工原料应用于医药、精细化工等诸多领域。检测烟碱的含量对于维护健康、控制烟草和烟碱制品的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常见的烟碱的测定方法为色谱法,色谱法操作繁琐、费时、影响因素多、条件不易控制,色谱仪价格及日常维护费用较昂贵,因此建立简便、快速、高效的检测烟碱方法尤为重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提供了一种烟碱的测定方法,利用烟碱和双酚S生成新的络合物,构建了一个常温、简便、灵敏的检测体系,实现了对痕量烟碱的定量检测。
荷移光谱法是根据Mulliken在量子化学的基础上提出的电荷理论发展起来的一种分析方法,由于荷移络合物的形成,使吸收光谱发生较大幅度的红移,可以显著地提高测量的选择性,因此荷移光谱法在分析方法中具有很好的应用。本文利用双酚S作为电子接受体,烟碱作为供电子体的特点,烟碱和双酚S发生荷移反应,形成新的荷移络合物,建立了分光光度法测定烟碱含量的新方法。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烟碱的测定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烟碱标准曲线的绘制:向容器中加入双酚S溶液,加入偏碱性的pH缓冲溶液,然后加入表面活性剂、标准浓度的烟碱溶液,混合后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吸光度,以烟碱浓度为横坐标、吸光度为纵坐标绘制烟碱标准曲线;
(2)样品浓度测定:取待测烟碱溶液加入另一容器中,向该容器中加入双酚S溶液、偏碱性的pH缓冲溶液,然后加入表面活性剂,混合后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吸光度,将测得的吸光度值对应于标准曲线中,得待测样品烟碱浓度。
优选的,双酚S溶液的浓度为1.79×10-4mol/L。
优选的,pH缓冲溶液为磷酸盐缓冲溶液,其pH为8。
优选的,所述表面活性剂为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缓冲溶液,其浓度为3.65×10-3moL/L。
优选的,分光光度法的检测波长为300nm。
优选的,烟碱的检测限为4.94×10-7mol/L。
优选的,步骤(1)中获得的标准曲线方程式为A=0.0811C-0.0283,其中A表示吸光度,C表示烟碱浓度。
采用上述方案,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工学院,未经常州工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9264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气体浓度检测装置及方法
- 下一篇:一种微光纤光栅PH3浓度传感器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