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摄影图像中的眨眼和转移注视避免在审
申请号: | 201910393021.7 | 申请日: | 2015-0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10677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09 |
发明(设计)人: | R·B·托瓦;S·马宗达 | 申请(专利权)人: |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K9/00 | 分类号: | G06K9/00;H04N5/232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1100 | 代理人: | 亓云 |
地址: | 美国加利***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注视 眨眼 摄影图像 相机快门 相机 检测对象 接收输入 注视方向 时间段 双眼 致动 张开 捕捉 调度 图像 响应 申请 | ||
本申请涉及摄影图像中的眨眼和转移注视避免。一种伴随相机的眨眼和转移注视避免的方法包括:响应于接收输入以致动相机快门而检测对象的转移注视和/或该对象的一次或多次闭眼。该方法还包括当对象的注视方向以相机为中心和/或该对象的双眼都张开时将相机快门的致动调度至将来估计时间段以捕捉该对象的图像。
本申请是申请日为2015年2月27日的题为“摄影图像中的眨眼和转移注视避免”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201580011720.0的分案申请。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要求于2014年3月10日提交且题为“BLINK AND AVERTED GAZE AVOIDANCEIN PHOTOGRAPHIC IMAGES(摄影图像中的眨眼和转移注视避免)”的美国临时专利申请No.61/950,641的权益,其公开内容通过援引全部明确纳入于此。
技术领域
本公开的某些方面一般涉及神经系统工程,并且尤其涉及用于摄影图像中的眨眼和转移注视避免的系统和方法。
背景技术
可包括一群互连的人工神经元(即,神经元模型)的人工神经网络是一种计算设备或者表示将由计算设备执行的方法。人工神经网络可具有生物学神经网络中的对应的结构和/或功能。然而,人工神经网络可为其中传统计算技术是麻烦的、不切实际的、或不胜任的某些应用提供创新且有用的计算技术。由于人工神经网络能从观察中推断出功能,因此这样的网络在因任务或数据的复杂度使得通过常规技术来设计该功能较为麻烦的应用中是特别有用的。
在一些情形中,照片可包括正眨眼和/或不看着相机的对象。相应地,期望捕捉每个对象正看着相机且也不眨眼的图像。尽管如此,当图像包括大个体群、分散个体、年幼儿童、和/或可主动避免相机的给体时,捕捉期望图像可能是困难的。神经连网技术可被用于解决这些问题。
发明内容
在本公开的一个方面中,公开了一种伴随相机的眨眼和转移注视避免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响应于接收输入以致动相机快门而检测对象的转移注视和/或该对象的一次或多次闭眼。该方法还包括当对象的注视方向以相机为中心和/或该对象的双眼都张开时将相机快门的致动调度至将来估计时间段以捕捉该对象的图像。
本公开的另一方面涉及一种装备,包括用于响应于接收输入以致动相机快门而检测对象的转移注视和/或该对象的一次或多次闭眼的装置。该装备还包括用于当对象的注视方向以相机为中心和/或该对象的双眼都张开时将相机快门的致动调度至将来估计时间段以捕捉该对象的图像的装置。
在本公开的另一方面中,公开了一种用于伴随相机的眨眼和转移注视避免的计算机程序产品。该计算机程序产品具有其上记录有非瞬态程序代码的非瞬态计算机可读介质。该程序代码包括响应于接收输入以致动相机快门而检测对象的转移注视和/或该对象的一次或多次闭眼的程序代码。该程序代码还包括当对象的注视方向以相机为中心和/或该对象的双眼都张开时将相机快门的致动调度至将来估计时间段以捕捉该对象的图像的程序代码。
本公开的另一方面涉及一种配置成眨眼和转移注视避免的装置,该装置具有存储器和耦合至该存储器的一个或多个处理器。(诸)处理器被配置成响应于接收输入以致动相机快门而检测对象的转移注视和/或该对象的一次或多次闭眼。(诸)处理器还被配置成当对象的注视方向以相机为中心和/或该对象的双眼都张开时将相机快门的致动调度至将来估计时间段以捕捉该对象的图像。
在本公开的一个方面中,公开了一种伴随相机的眨眼和转移注视避免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当在接收输入以致动相机快门后检测到对象的转移注视和/或该对象的一次或多次闭眼时致动该相机快门以捕捉图像阵发。该方法还包括存储来自图像阵发的对象的注视方向以相机为中心且该对象的双眼都张开的一个或多个图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高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高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9302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