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分子改性的耐老化篷布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393268.9 | 申请日: | 2019-05-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29507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08 |
发明(设计)人: | 戴清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海普斯篷帆制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6N3/04 | 分类号: | D06N3/04;D06N3/00 |
代理公司: | 青岛致嘉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7236 | 代理人: | 李浩成 |
地址: | 2760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分子 改性 老化 篷布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篷布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分子改性的耐老化篷布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以采用ZnO、TiO2作为紫外吸收剂,与5‑氨基‑2‑巯基苯并咪唑锰配合物复合使用制备出耐老化剂;所得耐老化剂与丙烯类聚合物、分散剂和阻燃剂制备出耐老化涂层涂覆于丙纶纤维织物布基上,最终形成高分子改性的耐老化篷布。本发明制备的耐老化篷布,克服了小分子紫外线吸收剂和抗氧化剂使用寿命短,耐老化性能差的缺陷。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篷布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分子改性的耐老化篷布及其制备方法,更为具体的涉及一种氧化锌量子点为光稳定剂、并配合5-氨基-2-巯基苯并咪唑锰配合物形成耐老化剂来制备耐老化篷布。
背景技术
篷布又称涂覆布,它是在布基上涂覆一层由聚合物所构成的防水性产品,主要用于防水、防尘、阻隔等场合。具体可用于服装、劳保用品、物流包装、货车篷布等领域。
户外用篷布由于暴露在日光下,往往出现易老化、使用寿命短的问题。为了解决篷布的耐老化问题,现有技术中通常在篷布基布上涂布绝缘材料或/和老化材料,如浙江汇锋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在CN 106012568 B中采用氧化锌微球作为抗紫外线剂,氧化锌空心微球结构既起到隔热保温的作用,又起到阻隔紫外线的作用;但是该专利中氧化锌微球用量大,与树脂相容性差,而且粒径大;后期虽然起到了抗老化和抗紫外的效果,但其力学性能受限。
盐城市昶桦户外用品股份有限公司在其专利CN 105172273 B中采用银胶涂层作为抗紫外层、反光铝箔作为反光层,制备出具有高耐晒防紫外线功能的帐篷布料,但是其制备工艺繁琐,涉及大量彼此独立的材料层,如基布层、面料层、防风层、防火阻燃层、防水层、吸湿透气面料层、抗紫外线层以及反射层,由于多层之间彼此独立,所以后期在使用中其使用寿命会大打折扣。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建筑工程研究所在专利 CN 102747615 A中采用一种无机印花涂料在篷布上涂布,制备出的篷布在抗紫外老化、抗高温高湿老化能力得到了显著提升,但其仅适用于迷彩帐篷布。
四川大学吴智华等人在其专利 CN 101792975 B中流延涂覆在聚合物纤布基上的塑料胶液中采用了绝热材料和耐老化剂,因而起到了耐老化和绝热的作用,但是专利中采用的耐老化剂为紫外线吸收剂和抗氧化剂等小分子有机物,但是小分子有机物存在一个缺陷就是对紫外光的吸收具有选择性,只能吸收特定波段的紫外光,并且随着使用时间的延长,其紫外光屏蔽性能会下降,最终失败。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高分子改性的耐老化篷布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以采用ZnO、TiO2作为紫外吸收剂,与5-氨基-2-巯基苯并咪唑锰配合物复合使用制备出耐老化剂;所得耐老化剂与丙烯类聚合物、分散剂和阻燃剂制备出耐老化涂层涂覆于丙纶纤维织物布基上,最终形成高分子改性的耐老化篷布。本发明制备的耐老化篷布,克服了小分子紫外线吸收剂和抗氧化剂使用寿命短,耐老化性能差的缺陷。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个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篷布用耐老化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复合纳米颗粒的制备
将醋酸锌分散在乙醇中,回流反应至醋酸锌完全溶解,然后降温至0-5℃得醋酸锌的乙醇溶液;将氢氧化锂超声溶解在乙醇中0-5℃下保温备用,然后滴加至醋酸锌的乙醇溶液中,滴加结束后0-5℃下得氧化锌量子点的乙醇溶液;
向氧化锌量子点的乙醇溶液中加入钛酸四异丙酯,40-60℃下搅拌10-30min然后滴加氨水溶液调节体系pH至9-10,体系变浑浊,保温老化6-12h;降温至室温、离心,无水乙醇洗涤后在80℃下干燥8h以上,然后在500-600℃下煅烧2-4h得复合纳米颗粒(简写为Zn/Ti);
本发明利用ZnO和TiO2具有抗紫外的效果,采用原位形成的TiO2对氧化锌量子点进行包覆形成混合纳米颗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海普斯篷帆制品有限公司,未经山东海普斯篷帆制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9326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