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锅炉热力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393301.8 | 申请日: | 2019-05-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56853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26 |
发明(设计)人: | 袁建丽;尧国富;李璟涛;李继宏;张晓辉;菅志清;郭延秋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家电投集团电站运营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2B33/18 | 分类号: | F22B33/18;F22D1/32;F22D1/50;F01K1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济纬天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429 | 代理人: | 杨乐 |
地址: | 102200 北京市昌平区未来科技***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压加热器 锅炉热力系统 锅炉 火力发电技术 减温减压装置 锅炉过热器 锅炉热量 过热蒸汽 回收利用 减压作用 入口烟气 除氧器 冷态 给水 | ||
本发明涉及一种锅炉热力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属于火力发电技术领域。本发明通过将锅炉过热器产生的部分过热蒸汽通过减温减压装置的减温减压作用后,分别有选择性地进入除氧器、第三高压加热器、第二高压加热器和第一高压加热器,通过提高锅炉的给水温度,实现了锅炉热量的回收利用,同时提升了SCR脱硝装置入口烟气温度,并可加快锅炉的冷态启动速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锅炉热力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属于火力发电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锅炉热力系统是用汽、水管道将锅炉、汽轮机、水泵、高压加热器等火电厂热力设备按一定顺序连接起来所组成的整体。
在现有的锅炉热力系统中,锅炉产生的过热蒸汽,分为两路,一路直接进入到汽轮机高压缸做功膨胀后,经过高排逆止门后进入锅炉的锅炉再热器中;另一路蒸汽可以进入机组的高压旁路中,减压后与高排逆止门后的蒸汽汇合后进入锅炉再热器再次加热。再次加热后的蒸汽再经过低压旁路系统的减温减压作用进入凝汽器或者空冷岛实现冷凝放热,冷却后的凝结水经过凝泵的提升压力进入除氧器。
超临界锅炉在冷态启动过程中,需要耗费较多的给水和热量,需要在汽轮机的各级抽汽口抽出部分蒸汽,为高压加热器和低压加热器提供加热蒸汽。当机组在较低负荷或者停止过程中,随着汽轮机入口蒸汽流量的降低,由于汽轮机各级抽汽口没有蒸汽或者压力、温度参数过低,无法为高压加热器和低压加热器提供加热蒸汽,无法对给水进行有效的加热,导致进入锅炉侧的给水温度较低,某种程度上影响了锅炉的快速启动。另一方面,也造成锅炉在低负荷下的SCR脱硝装置入口烟气温度不能满足SCR脱硝催化剂的要求,限制了SCR脱硝装置的正常投运,给机组污染物达标排放造成巨大压力。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锅炉热力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锅炉热力系统,包括锅炉、高压旁路、汽轮机和高排逆止门,所述汽轮机包括汽轮机高压缸,所述锅炉中设置有锅炉过热器和锅炉再热器,所述锅炉过热器产生的过热蒸汽进入所述汽轮机高压缸做功后经过高排逆止门进入所述锅炉再热器中;所述锅炉过热器产生的过热蒸汽还通过所述高压旁路进入所述锅炉再热器中,还包括减温减压装置、除氧器、给水泵和第一高压加热器;所述锅炉过热器产生的过热蒸汽还通过减温减压装置分别进入除氧器和第一高压加热器,所述除氧器的底部水侧连接给水泵,所述给水泵的出水端连接第一高压加热器,所述第一高压加热器的出水端连接所述锅炉省煤器的进水端;所述减温减压装置的排汽端依次连接有第一高加新增抽汽调整门、第一高加新增抽汽逆止门和第一高加新增抽汽节流缩孔,所述第一高加新增抽汽节流缩孔的排汽端连接有第一高压加热器;所述减温减压装置的排汽端还依次连接有除氧器新增抽汽调整门、除氧器新增抽汽逆止门和除氧器新增抽汽节流缩孔,所述除氧器新增抽汽节流缩孔的排汽端连接有除氧器。
作为本发明可选的技术方案之一,所述锅炉热力系统还包括第二高压加热器和第三高压加热器;所述第三高压加热器的进水端连接给水泵,所述第三高压加热器的出水端与所述第二高压加热器的进水端连接,所述第二高压加热器的出水端与所述第一高压加热器的进水端连接;所述减温减压装置的排汽端还依次连接有第二高加新增抽汽调整门、第二高加新增抽汽逆止门和第二高加新增抽汽节流缩孔,所述第二高加新增抽汽节流缩孔的排汽端连接有第二高压加热器;所述减温减压装置的排汽端还依次连接有第三高加新增抽汽调整门、第三高加新增抽汽逆止门和第三高加新增抽汽节流缩孔,所述第三高加新增抽汽节流缩孔的排汽端连接有第三高压加热器。
作为本发明可选的技术方案之一,所述第一高加新增抽汽节流缩孔的通流面积大于所述第二高加新增抽汽节流缩孔的通流面积;所述第二高加新增抽汽节流缩孔的通流面积大于所述第三高加新增抽汽节流缩孔的通流面积;所述第三高加新增抽汽节流缩孔的通流面积大于所述除氧器新增抽汽节流缩孔的通流面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家电投集团电站运营技术(北京)有限公司,未经国家电投集团电站运营技术(北京)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9330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