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茶叶鲜叶连续化自动处理机在审
申请号: | 201910393660.3 | 申请日: | 2019-05-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63383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30 |
发明(设计)人: | 吴建利;陈光明;王小平;吴昱瑾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利源隆茶业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F3/06 | 分类号: | A23F3/06 |
代理公司: | 安化县梅山专利事务所 43005 | 代理人: | 王以森 |
地址: | 413514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茶叶鲜叶 转笼 连续化 自动处理机 齿轮圈 茶叶加工设备 自动化生产 处理设备 传动连接 驱动齿轮 人工干预 生产效率 摊青处理 筒状结构 一机多用 导料杆 导料片 进料端 进料口 开门式 可转动 鲜茶叶 去青 萎凋 增香 电机 开口 | ||
1.茶叶鲜叶连续化自动处理机,包括机架(9),设在机架(9)上的可转动的转笼(1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转笼(11)两端为通口,转笼(11)为非开门式筒状结构,在机架(9)上设有2-5组支撑转笼(11)转动的支撑轮(8),在转笼(11)上设有齿轮圈(5),齿轮圈(5)与设在机架(9)上的电机(7)的驱动齿轮(6)进行传动连接,在转笼(11)的进料端设有进料口(2),进料口(2)内设有导料片(14),在转笼(11)内设有导料杆(1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茶叶鲜叶连续化自动处理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转笼(11)由骨架(3)、固定在骨架(3)上的转筒(4)所组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茶叶鲜叶连续化自动处理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骨架(3),由若干个其大小与转筒(4)直径相适应的圆箍(13)、均布在圆箍(13)四周,长度与转筒(4)等长,且纵向与每个圆箍(13)相连接的若干固定片(12)所组成。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茶叶鲜叶连续化自动处理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若干个圆箍(13),相互之间相距20-30cm,或40-50cm。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茶叶鲜叶连续化自动处理机,其特征在于:述固定片(12)的数量根据圆箍(13)的大小而定,每相隔20-50cm圆弧长度设一根。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茶叶鲜叶连续化自动处理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转笼(11)的长度根据场地而定,根据需要多个串联起来使用。
7.根据权利要求1-3任何一项所述的茶叶鲜叶连续化自动处理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转笼(11)的长度至少为5m,优选10-30m。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茶叶鲜叶连续化自动处理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转笼(11)的直径为50-120 cm,优选80-100 cm。
9.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茶叶鲜叶连续化自动处理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转筒(4),用金属网材料制成,或用竹篾制成网孔状结构。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茶叶鲜叶连续化自动处理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转笼(11)的进料端与茶叶鲜叶进料输送带相连接,转笼(11)的出料端与茶叶加工下步工序相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利源隆茶业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湖南利源隆茶业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93660.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扁形绿茶的生产工艺
- 下一篇:一种往复式茶叶摇青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