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天线装置及电子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10393697.6 | 申请日: | 2019-05-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0474168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1 |
发明(设计)人: | 周安遥;刘适嘉;余晏豪;李丽君;陈志强;伍昭霖;赖瑞宏 | 申请(专利权)人: | 仁宝电脑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Q5/50 | 分类号: | H01Q5/50;H01Q5/335;H01Q5/28;H01Q1/36;H01Q1/44;H01Q5/371;H01Q5/385;H01Q5/10;H01Q1/52;H01Q1/22;H01Q1/50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5 | 代理人: | 罗英;臧建明 |
地址: | 中国台湾台北市内湖***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天线 装置 电子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天线装置及电子装置。电子装置包括天线装置。天线装置包括辐射体、第一阻抗控制电路及第二阻抗控制电路。辐射体接收及发送射频信号。第一阻抗控制电路电性连接辐射体并传递射频信号。第二阻抗控制电路包括阻抗匹配电路及电感。阻抗匹配电路的第一端电性连接辐射体,用以调整辐射体的阻抗匹配并传递感测信号。电感电性连接阻抗匹配电路的第二端,传递感测信号并阻隔射频信号。藉此,可简化天线及电路结构,并降低感测信号与射频信号之间的影响。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天线技术,尤其涉及一种天线装置及电子装置。
背景技术
虽然现今笔记本电脑的设计是以窄边框及全金属为主要趋势,但长期演进(LongTerm Evolution,LTE)天线通常难以在前述外观趋势下被设计,且开发者通常利用印刷电路板(Printed Circuit Board,PCB)加净空区域作为设计概念。
另一方面,近年来电子产品(例如,台式电脑、笔记本电脑、智能手机等)逐渐微型化,使得产品所用的各元件或外观也需要对应调整,以符合需求。而为了有效利用空间,部分电子元件可能整合在一起。例如,无线通讯模块与接近(proximity)传感器共用天线的辐射元件。然而,电子元件的整合首要问题即是彼此之间的负面影响。由此可知,有必要提出改良技术。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天线装置及电子装置,在辐射体外设置阻抗控制电路,以在射频信号传递路径上阻隔感测信号,并在感测信号传递路径上阻隔射频信号。
本发明实施例的天线装置,其包括辐射体、第一阻抗控制电路及第二阻抗控制电路。辐射体接收及发送射频信号。第一阻抗控制电路电性连接辐射体并传递射频信号。第二阻抗控制电路包括阻抗匹配电路及电感。阻抗匹配电路的第一端电性连接辐射体,用以调整辐射体的阻抗匹配并传递感测信号。电感电性连接阻抗匹配电路的第二端,传递感测信号并阻隔射频信号。
另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的电子装置,其包括天线装置。天线装置包括辐射体、第一阻抗控制电路及第二阻抗控制电路。辐射体接收及发送射频信号。第一阻抗控制电路电性连接辐射体并传递射频信号。第二阻抗控制电路包括阻抗匹配电路及电感。阻抗匹配电路的第一端电性连接辐射体,用以调整辐射体的阻抗匹配并传递感测信号。电感电性连接阻抗匹配电路的第二端,传递感测信号并阻隔射频信号。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阻抗匹配电路包括传输线段及电容。传输线段的第一端电性连接辐射体,用以调整辐射体的阻抗匹配并传递感测信号。电容的第一端电性连接传输线段的第二端及电感。电容的第二端接地,其中电容阻隔感测信号。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第一阻抗控制电路及第二阻抗控制电路电性连接辐射体的一端点。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第一阻抗控制电路电性连接辐射体的第一端点及第二端点中的一者,第二阻抗控制电路电性连接辐射体的第一端点及第二端点中的另一者。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第一阻抗控制电路阻隔感测信号。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辐射体包括第一支路单元及第二支路单元。第一支路单元及第二支路单元分别由辐射体的一端点延伸而出。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天线装置还包括第一寄生支路单元及第二寄生支路单元。第一寄生支路单元的第一端与第一支路单元之间有第一间距,且第一寄生支路单元的第一端或第二端接地。第二寄生支路单元的第一端与第二支路单元之间有第二间距,且第二寄生支路单元的第二端接地。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天线装置包括接地部。接地部与辐射体之间有第三间距。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辐射体感测外部物件是否接近,以产生感测信号。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电子装置还包括壳体。壳体具有边框,第一支路单元及第二支路单元构成边框的一部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仁宝电脑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仁宝电脑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9369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磁波控制方法及装置
- 下一篇:一种高精度复合材料天线反射面成型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