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匹配追踪的LDPC码的硬判决译码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394456.3 | 申请日: | 2019-05-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66056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11 |
发明(设计)人: | 郭建中;李旺;陈晶;艾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纺织大学 |
主分类号: | H03M13/11 | 分类号: | H03M13/11 |
代理公司: | 武汉科皓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22 | 代理人: | 薛玲 |
地址: | 430073 ***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匹配 追踪 ldpc 判决 译码 方法 | ||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匹配追踪的LDPC码的硬判决译码方法,根据差错图案稀疏这一特点,采用以汉明距离作为相似度量的匹配追踪算法来求解差错图案。该方法性能优异主要在于三个方面的优化设计:匹配追踪算法用汉明距离替代内积作为相似度量,大大提高了译码过程中匹配的准确度;在匹配过程中引入了可信度优先这一机制,降低了可能出现的误配情况;每次迭代对可信度进行更新。仿真结果表明,本译码方法的纠错性能明显优于已有的硬判决算法,如加权比特翻转算法(WBF)等,在误码率为10supgt;‑6/supgt;时,本方法比WBF算法提升了约1.2dB的编码增益,在信噪比为8dB时,本方法比WBF算法的误码率低约2个数量级。此外,本方法还保持了硬判决译码时间复杂度低,容易硬件实现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信道编码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匹配追踪的LDPC码的硬判决译码方法。
背景技术
LDPC码性能优异,被选为5G通信数据信道的纠错编码,且在各类通信系统中有广泛的应用。LDPC码有硬判决和软判决两种译码方案,其中软判决译码性能可以接近香农限,但译码复杂,延时大,对硬件资源的要求高;硬判决译码复杂度低,延时小,但性能和前者相差较大。探索好的硬判决译码方法,提高LDPC码的纠错能力,且保持较低的译码复杂度,以满足不同通信系统的要求,是自LDPC码被提出以来长期研究的课题。
随着压缩感知、稀疏信号处理理论的发展,其在信道编码中的应用也成为研究的热点。由于在LDPC码的硬判决译码中,差错图案具有稀疏性,且校验矩阵具有一定的随机性(满足压缩感知理论中的RIP)这一特点,我们可以将稀疏信号重构的方法(如匹配追踪算法)引入译码,借助它来确定出现差错的位置,这为LDPC的硬判决译码提供了一种新途径。
但是,稀疏信号处理是建立在整个实数或复数域,而二进制LDPC码是建立在GF(2)域,直接将匹配追踪理论引入LDPC码的译码,会产生很多问题,主要表现在:其一,传统的匹配追踪算法(MP)算法以两个向量的内积作为相似度量来进行匹配,且以内积作为原子分解的系数,而在二进制编码中,不宜以内积来度量相似性,且原子分解的系数不是内积,而是1或0,表示有差错还是无差错,这决定了传统的MP算法不能直接用于LDPC码的译码;其二,在二进制编码中,会以大概率出现相似度相同的情况(但在实数域几乎不会出现这个问题),这给二进制匹配带来了困难,即匹配追踪算法不能直接用于差错位置的确定,本发明提出的方案就是要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一种高性能的硬判决LDPC码译码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公开一种基于匹配追踪的LDPC码的硬判决译码方法。借助稀疏信号处理匹配追踪的概念,提出以汉明距离为相似度量的匹配追踪译码算法。在匹配过程中,如果出现汉明距离相等的情况,则按照可信度优先的原则选择匹配。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基于匹配追踪的LDPC码的硬判决译码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构建伴随式、校验矩阵以及差错图案之间的稀疏约束模型;
步骤2:对接收信号进行硬判决,得到接收码字;
步骤3:将接收信号向量中每个接受信号进行绝对值归一化预处理,得到预处理后接受信号,以此作为可信度值;
步骤4:根据码字向量计算伴随式,并利用伴随式对码字向量进行校验;
步骤5:利用码字、可信度向量和校验矩阵进行迭代译码求解差错图案;
步骤6:根据差错图案,计算译码输出码字,译码结束。
作为优选,步骤1中所述构建伴随式、校验矩阵以及差错图案约束模型为:
根据线性分组码的基本理论,伴随式s(m×1维列向量)、校验矩阵H(m×n维矩阵)和差错图案E(m×1维列向量)之间满足稀疏约束关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纺织大学,未经武汉纺织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9445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LTE终端的侦码方法、装置、侦码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 下一篇:便携式带锯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