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肝素钠的提取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394506.8 | 申请日: | 2019-05-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28569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16 |
发明(设计)人: | 刘容旭;李志如;杨红;谢智鑫;王宇聪;王子欢;刘丹怡;杨宏博;王钰堡;韩建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北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C08B37/10 | 分类号: | C08B37/10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龙科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23206 | 代理人: | 高媛 |
地址: | 150000 黑龙江***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超临界CO2萃取 肝素钠 胰蛋白酶 去除 分离压力 萃取压力 肠粘膜 反应釜 蒸馏水漂洗 充分混合 传统工艺 酶促反应 杀菌作用 超临界 冻干机 混合物 进料釜 猪小肠 冻干 刮取 磨粉 平皿 洗净 萃取 装入 过滤 脂肪 | ||
一种肝素钠的提取方法,属于多糖领域。所述方法如下:猪小肠洗净,刮取肠粘膜并收集至超临界CO2萃取装置反应釜中。向反应釜中加入质量5%的胰蛋白酶,搅拌使其充分混合。设置萃取压力为20MPa,分离压力为8MPa,反应1.5~2h。将混合物过滤,去除滤液,沉淀物用蒸馏水漂洗并去除滤液。将沉淀物薄涂在平皿中于冻干机中进行冻干,磨粉。将粉状的肠粘膜装入超临界CO2萃取设备的进料釜中,设置萃取压力为20MPa,分离压力为8MPa,萃取1.5~2h,去除多余的脂肪,即得肝素钠。本发明的优点是:通过超临界CO2促进胰蛋白酶的酶促反应的发生,大大缩短了反应时间,超临界CO2萃取法还具有一定的杀菌作用,较传统工艺要具有更好的提取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多糖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肝素钠的提取方法。
背景技术
肝素钠是一种粘多糖,能干扰血凝过程的许多环节,在体内外都有抗凝血作用。其作用机制比较复杂,主要通过与抗凝血酶Ⅲ(AT-Ⅲ)结合,而增强后者对活化的Ⅱ、Ⅸ、X、Ⅺ和Ⅻ凝血因子的抑制作用,其后果涉及阻止血小板凝集和破坏、妨碍凝血激活酶的形成、阻止凝血酶原变为凝血酶,抑制凝血酶,从而妨碍纤维蛋白原变成纤维蛋白,从而发挥抗凝作用。肝素钠在提取过程中最关键的步骤便是胰蛋白酶的水解过程。
胰蛋白酶Trypsin(Parenzyme)为蛋白酶的一种,是从牛、羊、猪的胰脏中提取的一种丝氨酸蛋白水解酶。在脊椎动物中,作为消化酶而起作用。在胰脏是胰蛋白酶的前体胰蛋白酶原被合成后,作为胰液的成分而分泌,受肠激酶,或胰蛋白酶的限制分解成为活化胰蛋白酶,是肽链内切酶,它能把多肽链中赖氨酸和精氨酸残基中的羧基侧切断。它不仅起消化酶的作用,而且还能限制分解糜蛋白酶原、羧肽酶原、磷脂酶原等其它酶的前体,起活化作用。是特异性最强的蛋白酶,在决定蛋白质的氨基酸排列中,它成为不可缺少的工具。最近有研究表明,超临界流体对酶促反应的发生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超临界流体(supercritical fluid,SCF)是指温度及压力处于临界温度及临界压力以上的流体,是一种液气态处于均相中的流体。这种流体兼有液体和气体的优点,黏度小、扩散系数大、密度大,具有良好的溶解性和传质性,且在临界点附近流体对压力和温度的变化非常敏感,既是一种良好的分离介质,又是一种良好的反应介质。此外,由于SCF具有连续变化的物性,可以通过影响其局部作用来控制反应活性和选择性。作为一种非水反应介质,SCF以独特的性质在酶催化领域中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所以将酶置于超临界状态下也可使其催化动力学得以改善。以超临界CO2为例,在高压下CO2 改变了酶微环境中的pH值,共价修饰蛋白表面的自由氨基并形成氨基甲酸盐,这些氨基甲酸盐改变了赖氨酸残基的电荷,从而改变了酶的活性。
目前比较常用的肝素钠提取技术路线如下:新鲜猪小肠洗净→刮取肠粘膜→肠粘膜/浆膜/肠衣投入反应锅→加入质量5%的胰蛋白酶→3mol/L的NaOH溶液调pH值为8~9→搅拌升温至40℃左右→维持2.5h→再升温至60℃→加入质量2%的NaCl→升温至90℃→调pH值为6~7→加热至沸腾保持10min→趁热过滤→冷却至60℃左右,用3mol/L的NaOH溶液调pH值为8~9→按滤液量的5%加入D-254树脂→搅拌吸附6h,静置1h,过筛→树脂中加入等体积自来水漂洗数次→用pH值为10的3mol/L的NaOH溶液搅拌洗脱树脂2h,过筛,收集滤液→重复洗脱2次,合并滤液→在滤液中加入等体积乙醇,搅拌10min,静置12h以上→收集下层沉淀物,用乙醇脱水3次→将沉淀物置60℃烘箱中烘干,得粘多糖。这种工艺操作比较复杂,消耗时间较长,提取过程中也多有损耗。
发明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北农业大学,未经东北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9450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