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压开关设备拐臂分合闸到位监测系统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394810.2 | 申请日: | 2019-05-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9991537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09 |
发明(设计)人: | 卢润波;陈志明;周鹏威;伦洪标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东莞供电局 |
主分类号: | G01R31/327 | 分类号: | G01R31/327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张春水;唐京桥 |
地址: | 51006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检测装置 传动拐臂 球形运动 通信元件 高压开关设备 服务器通讯 到位监测 加速度计 控制元件 柱状壳体 分合闸 拐臂 圆饼 圆环 服务器 被监测设备 客户端通讯 合闸 边缘部位 电信连接 分闸状态 形状结构 客户端 室内 | ||
1.一种高压开关设备拐臂分合闸到位监测系统,包括检测装置(100)、服务器(200)和客户端(300),所述检测装置(100)与服务器(200)通讯连接,所述服务器(200)与客户端(300)通讯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装置(100)包括柱状壳体(101),所述柱状壳体(101)包括位于中心部位的圆饼形容室(102)和位于边缘部位的圆环形容室(103),在所述圆环形容室(103)内设有一个球形运动体(104),在所述圆饼形容室(102)安装加速度计(105)、通信元件(106)和控制元件(107),所述控制元件(107)分别与加速度计(105)、通信元件(106)电信连接,所述通信元件(106)与服务器(200)通讯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压开关设备拐臂分合闸到位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元件(106)为无线通讯模块。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压开关设备拐臂分合闸到位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元件(107)为单片机。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高压开关设备拐臂分合闸到位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圆环形容室(103)的表面透明。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高压开关设备拐臂分合闸到位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客户端(300)包括计算机设备。
6.一种高压开关设备拐臂分合闸到位监测系统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00、将柱状壳体的检测装置固定在用于调试的高压开关类设备的传动拐臂上;
步骤200、柱状壳体的边缘为一个圆环形容室,在圆环形容室放置一个球形运动体;
步骤300、预先调节传动拐臂在圆环形容室表面确定合闸标记和分闸标记;
步骤400、将具有合闸标记和分闸标记的检测装置以同样的方式用于实际的高压开关类设备的传动拐臂上,传动拐臂带动检测装置旋转,球形运动体在容室内因重力作用而相对运动,人员通过观察球形运动体是否贴近分闸标记或合闸标记,进一步判断是否分合闸到位。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高压开关设备拐臂分合闸到位监测系统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柱状壳体的中心为圆饼形容室,在圆饼形容室内安装有控制元件以及由控制元件进行控制的加速度计和通讯元件,通讯元件通过服务器远程连接有客户端。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高压开关设备拐臂分合闸到位监测系统方法,其特征在于,在预先确定分闸标记与合闸标记时:
当设备处于分闸状态下,在球形运动体对应的圆环形容室表面设置分闸标记,同时在客户端调试并确认该设备在分闸状态;
当设备处于合闸状态下,在球形运动体对应的圆环形容室表面设置合闸标记,同时在客户端调试并确认该设备在合闸状态;
当设备在分合闸不到位状态下,球形运动体应不在合闸或分闸标记位置,同时在客户端确认该装置在游离状态。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高压开关设备拐臂分合闸到位监测系统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将已经预置分闸标记和合闸标记的检测装置固定在高压开关类设备传动拐臂上来二次调节标记准确度:
当设备在分闸状态下,确认球形运动体在分闸标记位置,同时在客户端确认该装置在分闸状态;
当设备在合闸状态下,确认球形运动体在合闸标记位置,同时在客户端确认该装置在合闸状态;
当设备在分合闸不到位状态下,球形运动体应不在合闸或分闸标记位置,同时客户端确认该装置在游离状态;
若发现球形运动体的位置或客户端显示位置不对,则需要重新调整分闸标记位置或通过客户端调试检测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东莞供电局,未经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东莞供电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94810.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