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超声溶栓探头及超声溶栓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395811.9 | 申请日: | 2019-05-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51850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20 |
发明(设计)人: | 李章剑;李培洋;崔崤峣;朱鑫乐;刘鹏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61N7/00 | 分类号: | A61N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聚阳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50 | 代理人: | 张琳琳 |
地址: | 215163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探头 超声溶栓 变幅杆 压电堆栈 前端设置 介入式 血管壁 背材 导管 圆弧形结构 圆弧形前端 传播介质 介入导管 溶栓治疗 依次连接 移动过程 整体设置 超声波 圆弧形 伤害 移动 超声 减小 溶栓 治疗 传导 发热 血管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超声溶栓探头及超声溶栓方法,该超声溶栓探头采用郎之万结构,该探头包括:依次连接的背材、至少一压电堆栈及变幅杆,其中,背材、压电堆栈及变幅杆为圆柱形;变幅杆的前端设置为圆弧形前端。通过实施本发明,该探头利用郎之万结构高强度、低发热、大功率优势,缩短了治疗时间、提高了治疗效率低,进而降低溶栓治疗的风险,该探头整体设置为圆柱形,使其便于在介入式导管中移动,减小了介入式导管在血管中进行移动的过程中对血管壁产生的伤害,并且变幅杆的前端设置为圆弧形,进一步避免介入导管在移动过程中对血管壁造成伤害,并且该圆弧形结构作为超声的传播介质,使压电堆栈产生的超声波能够传导到前端进行溶栓作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超声溶栓探头及超声溶栓方法。
背景技术
超声溶栓主要通过超声的空化、微流及附带的机械效应对血管内的血栓进行作用;使用溶栓药物时,超声的作用能够加速药物在血栓内的穿透,从而增强其治疗效果。目前超声溶栓有经皮超声溶栓与介入式溶栓两种。由于经皮超声溶栓需要经过皮肤等组织到达血管,大部分能量在传播过程中被损耗,导致溶栓效果往往不佳,且超声热效应容易对软组织产生损伤。而介入式超声溶栓作用效果更直接,副作用较小,因而介入式超声溶栓的应用更为广泛。介入式溶栓又分为体外超声经导管进入血管溶栓方法以及导管顶端超声换能器血管内溶栓方法,由于导管顶端换能器能够直接接触血栓,能量损耗小,所以后者具有更好的治疗效果。目前现有的导管顶端换能器的溶栓探头多数为阵列式排列,由于其作用功率较小,因而需要进行长时间的治疗,可能导致增大治疗风险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超声溶栓探头及超声溶栓方法,以克服现有技术中导管顶端换能器的溶栓探头多数为阵列式排列,由于其作用功率较小,因而需要进行长时间的治疗,可能导致增大治疗风险的问题。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超声溶栓探头,所述超声溶栓探头采用郎之万结构,所述超声溶栓探头包括:依次连接的背材、至少一压电堆栈及变幅杆,其中,所述背材、所述压电堆栈及所述变幅杆为圆柱形;所述变幅杆的前端设置为圆弧形前端。
可选地,所述圆弧形前端为球形前端。
可选地,所述变幅杆的长度为2-3mm。
可选地,所述圆球形前端的直径为400-600μm。
可选地,所述压电堆栈由多个压电片构成,两片相邻的所述压电片之间通过键合工艺引出电极,两片相邻的所述压电片之间的极化方向相反。
可选地,所述背材后部与介入式导管连接,使得所述超声溶栓探头通过所述介入式导管进入血管内部的血栓位置。
可选地,所述超声溶栓探头的工作频率为1-10MHz。
可选地,所述变幅杆由压电材料构成。
可选地,所述压电堆栈由透声非金属材料构成。
可选地,所述背材由轻质金属材料构成。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超声溶栓方法,所述超声溶栓方法应用于如上述实施例及其任一项实施方式中所述的超声溶栓探头,包括:将所述超声溶栓探头通过血管到达血栓位置;所述变幅杆的前端发射超声波对所述血栓进行预处理,使得与所述超声溶栓探头连接的介入式导管进入血栓内部;当所述介入式导管进入所述血栓内部后,所述压电堆栈与所述变幅杆发射超声波对所述血栓进行治疗。
本发明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9581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