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容性半桥逆变器的无线能量传输装置及能量传输控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396026.5 | 申请日: | 2019-05-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24503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10 |
发明(设计)人: | 陈林;陈文芗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林 |
主分类号: | H02J50/12 | 分类号: | H02J50/12;H02M7/537 |
代理公司: | 广东广和律师事务所 44298 | 代理人: | 李龙飞 |
地址: | 363000 福建省漳州***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开关管 半桥逆变器 容性 无线能量传输装置 无线能量传输 能量传输 控制极 电容 源极 电源输入负极 电源输入正极 松耦合变压器 电流传感器 电压传感器 寄生二极管 二极管 电磁感应 感应耦合 频率约束 谐振网络 直流电源 控制器 变换器 谐振槽 解耦 漏极 电源 | ||
本发明涉及电磁感应无线能量传输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基于容性半桥逆变器的无线能量传输装置及能量传输控制方法;由容性半桥逆变器、电源UDC、松耦合变压器T、控制器和负载R构成;所述容性半桥逆变器由开关管S1、开关管S2、电容Cp、电压传感器V和电流传感器I组成;所述开关管S1设有控制极g1、开关管S2设有控制极g2,开关管S1和开关管S2分别对应一个寄生二极管D1和二极管D2,开关管S1的漏极作为容性半桥逆变器的电源输入正极Uin+,开关管S2的源极作为容性半桥逆变器的电源输入负极Uin‑,电容Cp的一端与开关管S1的源极连,该装置将直流电源与谐振网络完全解耦,解决了感应耦合无线能量传输变换器与谐振槽之间频率约束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磁感应无线能量传输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基于容性半桥逆变器的无线能量传输装置及能量传输控制方法;主要应用于感应无线能量传输,尤其适合于感应加热、电动汽车、机器人、水下电能传输等不适合接触式电能传输的应用领域,亦可用于AC-DC变换器应用中。
背景技术
常用的电能量传输一般都是通过电导体接触紧固装置或者接触式插头从电源向用电设备传递。但由于接触电阻的存在,电能量在传输过程中难免出现一些问题,尤其在一些特殊场合,接触式电能量传输可能会出现传输不良、过热燃烧等问题。因此,在许多环境场合(如粉尘、潮湿、水下)和许多专用目的 (如对移动设备供电、电动汽车充电)都需要有无线电能量充电的技术手段。国内外提出了许多无线电能量传输的方法,如微波、激光、超声、电磁感应耦合等无线电能传输方法。在这些方法中,感应耦合无线能量传输方式发展最快。感应耦合无线电能量传输是基于电磁感应耦合原理:电能经变换器将直流电转变换成高频交流电驱动初级线圈,高频交流电在初级线圈产生交变磁场能量,通过电磁耦合,磁场能量被耦合到次级线圈;在次级线圈中,磁场能量被变换为高频交流电并送往负载。感应耦合无线电能量传输由于初次级线圈之间存在较大距离,且磁力线没有磁芯约束而产生大量漏磁,是典型的松耦合能量传输系统。与紧耦合能量传输系统(变压器电能量传输系统)相比,传输效率相当低。因此,感应耦合无限能量传输首要解决的问题就是传输效率低的问题。传输效率低造成能量传输系统中出现大量无功功率、产生母线环流和增加母线电源容量;大量漏磁的存在导致电应力增大、增加开关器件的选择难度和降低系统的稳定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林,未经陈林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9602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无线馈电器
- 下一篇:无线充电发射器加热加热杯的控制方法及无线充电发射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