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坑坑壁土体变形管理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398467.9 | 申请日: | 2019-05-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97040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06 |
发明(设计)人: | 胡偲;徐鼎平;江权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工业大学;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E02D17/04 | 分类号: | E02D17/04;E02D1/00 |
代理公司: | 南昌卓尔精诚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6133 | 代理人: | 陈志辉 |
地址: | 43000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坑 坑壁土体 变形 管理 方法 | ||
1.一种基坑坑壁土体变形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按桩基的长度,根据不同类型桩基单桩的侧向变形曲线形态,得到桩基的受力模型;
S2,以桩基的桩身不出现裂缝为标准,计算受力模型的最大相对允许变形;
S3,定义水平位移传递系数,用于定义基坑开挖时的土体水平变形对临近建/构筑物基础的影响程度;
S4,根据步骤S1至步骤S3确定基坑围护结构最大允许侧向变形,基坑围护结构最大允许侧向变形等于最大相对允许变形除以水平位移传递系数;
S5,建立基坑分层开挖与支护全过程的数值仿真3D模型,基于开挖后的基坑周围土体变形监测数据,采用神经网络方法非线性反演基坑土体力学参数;
S6,对步骤S5获得的土体力学参数,进行基坑分层开挖与支护过程的仿真模拟,在该模拟过程中监测基坑最大变形部位的围护结构侧向变形;
S7,重复步骤S6,直至基坑最大变形部位的围护结构侧向变形计算值接近或等于基坑围护结构的最大允许侧向变形,以此计算结果中的坑壁土体变形为基坑危险等级对应的土体变形管理值,并视变形分布特征,划分出基坑变形管理的重点关注部位和一般关注部位;
S8,对基坑危险等级所对应的基坑重点关注部位和一般关注部位的土体变形计算值,分别乘以对应的系数,获得安全、预警等级所对应的基坑重点关注部位和一般关注部位的土体变形等级管理值,所述安全、预警等级的系数分别为60%和8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坑坑壁土体变形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所述受力模型包括悬臂梁模型、简支梁模型和一端固定一端简支超静定梁模型。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坑坑壁土体变形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所述悬臂梁模型、简支梁模型和一端固定一端简支超静定梁模型的最大相对允许变形分别为:
式中ftk为建/构筑物桩基混凝土轴心受拉强度标准值;H为基坑深度;E为桩身混凝土弹性模量;h为方桩桩身截面边长,ymax为最大相对允许变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坑坑壁土体变形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中,所述水平位移传递系数在基坑的一定范围内保持为定值,并在超出该范围后线性递减。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基坑坑壁土体变形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位移传递系数在基坑外五米范围内视为1,在超出基坑外五米后线性递减,即:
式中,x为基坑与临近建/构筑物基础之间的距离,H为基坑深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工业大学;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未经湖北工业大学;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98467.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深基坑施工方法
- 下一篇:一种基坑支撑结构及基于此结构的施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