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支点可调模板支架装置及其安装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398674.4 | 申请日: | 2019-05-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06300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19 |
发明(设计)人: | 张凤勇;郭青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二十冶建设有限公司;中国二十冶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13/04 | 分类号: | E04G13/04;E04G17/00;E04G21/14 |
代理公司: | 上海泰能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33 | 代理人: | 宋缨 |
地址: | 201999 上海市宝***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支点 可调 模板 支架 装置 及其 安装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支点可调模板支架装置及其安装方法,包括模板支撑管架、密肋空心楼板、条形垫木、U形扣板、扣板连接件、传力钢管和T型连接件,条形垫木对应密肋空心楼板的暗梁平行铺设在密肋空心楼板上,U形扣板扣置于条形垫木上,扣板连接件设置于U形扣板上,扣板连接件上设有安装孔,传力钢管通过安装孔装套于扣板连接件上并固定,T型连接件可移动地安装在传力钢管上,模板支撑管架通过支撑立柱安装在T型连接件上并能够沿传力钢管移动对支点进行调节。本发明能够解决在密肋空心楼板上设置现浇梁模板支架的问题,并能够始终将载荷传递到密肋空心楼板的暗梁位置以提高密肋空心楼板上现浇梁施工的安全性,实现模板支架的支点位置可调节。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浇筑梁模板支撑架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支点可调模板支架装置及其安装方法。
背景技术
在一般的钢筋混凝土现浇梁施工中,模板支架建设在地面上,地面支撑稳定,模板支架能够根据需要对支点进行调整。而在密肋空心楼板上设置模板支架进行钢筋混凝土现浇梁施工,需要充分考虑密肋空心楼板的承载力,以保障施工安全性。对于密肋空心楼板,其暗梁位置的承载力最大,因此需要开发一种能够将载荷传递到密肋空心楼板的暗梁位置且能够对支架的支点进行调整的模板支架。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支点可调模板支架装置及其安装方法,能够将载荷传递到密肋空心楼板的暗梁位置以提高密肋空心楼板上现浇梁施工的安全性,实现模板支架的支点位置可调节。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支点可调模板支架装置,包括模板支撑管架、密肋空心楼板、条形垫木、U形扣板、扣板连接件、传力钢管和T型连接件,所述条形垫木对应密肋空心楼板的暗梁平行铺设在密肋空心楼板上,所述U形扣板分别对应扣置于条形垫木上,所述扣板连接件设置于U形扣板上,所述扣板连接件上设有安装孔,所述传力钢管通过安装孔装套于对应设置的扣板连接件上并固定,所述T型连接件可移动地安装在传力钢管上,所述模板支撑管架通过支撑立柱安装在T型连接件上并能够沿传力钢管移动对支点进行调节。
所述上部模板支架系统顶部安装有曲率可变模板,所述曲率可变模板包括薄钢面板、若干T字钢肋、柔性纲索和定形木框,所述若干T字钢肋平行间隔地固定在薄钢面板的单侧面,所述若干T字钢肋上对应开有穿孔,所述柔性纲索穿过各T字钢肋对应的穿孔,所述薄钢面板曲率可调且弯曲至与现浇梁底部曲面弧度相匹配时柔性纲索两端锁紧,所述定形木框沿薄钢面板的边缘固定在薄钢面板的侧面。
所述U形扣板上端设有凸柱,所述扣板连接件的下端设有插槽,所述扣板连接件通过插槽与凸柱相互配合装套在U形扣板上。
所述扣板连接件上设有可转入安装孔中的锁紧螺栓,所述传力钢管装套于安装孔中通过锁紧螺栓进行锁定。
所述T型连接件为T形套管结构并装套在传力钢管上,所述模板支撑管架的支撑立柱下端装套在T形套管中。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点可调模板支架装置的安装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在密肋空心楼板上表面沿暗梁中心线位置标注墨线;
(2)在密肋空心楼板上沿标注墨线铺设条形垫木;
(3)在条形垫木的对应位置分别扣置U形扣板,并将扣板连接件设置于U形扣板上;
(4)将T型连接件与传力钢管安装组合;
(5)将传力钢管装套在相对应的扣板连接件上并固定;
(6)将模板支撑管架的支撑立柱安装在T型连接件上,沿支撑立柱进行模板支撑管架安装至顶。
所述模板支撑管架安装完成后,在模板支撑管架顶部安装型钢横梁,在型钢横梁上安装现浇梁底部曲率可变模板和安装梁侧模板系统,进行现浇钢筋混凝土梁浇筑。
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二十冶建设有限公司;中国二十冶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上海二十冶建设有限公司;中国二十冶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9867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